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公众号,风已住,文责自负。
中午吃过午饭,总觉得浑身发冷,喉咙发烧疼痛,内心很清楚,这是发烧了。
终于等到了下班,在寒风中哆哆嗦嗦走在回家的路上,抬头看见夜空明月高悬,体内抵抗病毒带来的寒意比冬天的冷还要透彻。
平常这段路只需走十分钟,今天已经走了二十分钟才走一半,一步两步,身体的虚弱与疲惫让人忍不住停下来暂时歇息,抬头望月,月光毫无隐藏,倾洒照耀每一个人。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曾经在花间月下,写下名篇《月下独酌》。
跨越千年,月光流转,我拖着因生病而发烫的身体,也是那发冷的身体,默默吟诵着他的诗句。
如今已是寒冬,没有花丛,只有月光,没有烈酒,只有我这个生了病的旅人。或许李白不会体会到现代人的空虚,我也无法真正感知到李白的孤寂。
到家之后,赶紧烧了热水,吃了些退烧药。药效退过,体温还是一直上升。凌晨三点起来又加了一些药。
烧的浑身胀痛,烧的喉咙跟撕裂了一样。这火一样燃烧的生命啊!
躺在床上神智不清,满脑子都是在和病毒做抗争。
多怀念不发烧的日子啊,多怀念喉咙能够正常发声的时间啊!
人总是这样,只有失去的时候,才知道可贵!
请完假,躺在家,等着康复。
期间发烧反复进行着,不烧的时候还能下来走走路,烧起来浑身难受,到最后还增加了头昏脑涨,躺的腰疼。
吃饭吃不下去,吃什么都没有胃口。但是又觉得体力不够。那种难受,让内心又增添了惶恐,好像正常时候做事的自己犹犹豫豫,害怕做不好。
吃药喝水,嘴里发苦。含了一粒冰糖,糖化完,嘴里又重回那种苦涩。
每当头脑稍微清醒些,就会心生感慨。酸甜苦辣这几味,人是到几岁才真正体会到的呢?咿咿呀呀说话的孩童时期,可能并不懂表达味蕾的感觉,长大了,就知道了苦涩,苦涩就这样被人记录了下来。
所以苦就是苦,可以很确定的说,每个人的脑海里都有觉得苦的东西。
就像是李白的苦,是一种孤寂,是恃才傲物经历安史之乱后的赋歌而终。
所以,又忍不住去想人生几何,所为几何?只觉得如茫茫月光,脑海里一片缥缈。
在病中偶尔清醒的时刻,我拿出了史铁生的《病隙碎笔》,看到了留下的一条笔记“命运并不受贿,但希望与你同在,这才是信仰的真意,是信者的路”。
生命因命运而转动,所以还是要不断地保持信心,路才会通达。
反复烧了三天,终于不烧了。但是,味觉还是只能品尝到苦的味道,但已经接受了这个现实,毕竟发烧的痛苦是没有什么能够比得了的,所以苦只要在保持信心中,很快也会过去。
这才是信仰的真意,是信者的路。
“命运并不受贿,但希望与你同在,这才是信仰的真意,是信者的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