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之方法篇

作者: 叱咤文坛 | 来源:发表于2022-07-02 19:20 被阅读0次

1.思考、整理、回看,成就有效笔记

      俗话说:“适合自己的便是最好的。”确实如此,记笔记方法有很多,找到适合自己的实属不易。笔记是用来保存大脑无法记住的但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记笔记来协助大脑记忆,激发创新思维,从而使我们的工作生活更加高效。然而许多人却没有认识到记笔记的真正意义,他们盲目模仿他人,遇到新知识都是事无巨细的记录,事后将整理与思考这件事一拖再拖,甚至从未做过,殊不知,这一环节才是成就笔记有效作用的关键,缺少思考与整理的笔记是不完整的、无效的。小王有着记笔记的好习惯且长期坚持,光上学期间就积累了30多本记满文字的笔记,每当想着整理的时候,一看那多的文字便放弃了,这就使得他所记的笔记对其实质性作用甚微,最终沦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无用笔记。

      究竟有哪些记笔记的好方法呢?下面介绍几种适应多情况的个性笔记方法,可以学习,理性借鉴,融会贯通,方为上乘。(思维导图)

①透明纸笔记法:书写速度慢的人会将笔记直接记录在书上,但书中留白位置有限,可以剪一张与书大小适宜的透明纸,用胶水粘在书中,用以增加空间,同时还可将书中重点知识标画出来,最大化利用它。

②自问自答法:将笔记一分为二,左侧记录问题,右侧记录答案,一问一答,简洁明了,还易诱发思考,减少冗长笔记的枯燥感。

③录音法:适合擅长听觉记忆的人,不会遗漏,但整理耗时较长;可以在整理出重点后,再录制一份音频,拓展记忆形式。

④详细记录法:适合短期记忆力较差的人,尽可能详尽记录相关内容,需要有较快记录速度和提炼关键词的基本功底。

⑤康奈尔笔记法:这是多数人熟知的方法,将笔记一分为二,右侧作为“记录栏”用来记录所要当场记下(如学到、听到的字句)的内容,左侧作为“复习栏”用以复习时做重点摘要,最下面留白作为思考与总结。

⑥思维导图笔记法:

*简介——它是东尼·赞博于1970年创办的表达放射性思维的图像式辅助思考工具,图文并重,是将各级主体通过隶属关系层级表现出来,将图像、关键词、颜色等有机链接起来,形成记忆链,激发大脑无限潜能,是做笔记与思考过程的完美结合。

*优势——大多为提炼加工的关键词,没有冗长内容;结构清晰,主次内容更具层次直观感,可轻易增补内容;更易把握核心,方便记忆;强化思考,产生创新意识,效率更高。

*制作流程——阅读,前后逻辑性强的书籍需要读完一整本后再整理,前后逻辑性不强的书籍可以一章节后划重点进行整理;构建框架,利用书籍目录或书中重要parts,构建书籍主要框架;key words录入,提炼书中重要部分关键词录入,无需润色修正;整理与修正,根据自身需求对思维导图的主体与支线进行调整;细化论证,简化语言,将书中原话加工转化为自己的简洁语言,理性逻辑关系,用分支形式表现出来;杂项处理,整体检验,将单独画出来的与框架有关与无关的内容进行增加或舍弃。

*注意(只读1~2遍书内容是无法做出自己想要的思维导图的)——将书的目录与内容先看一遍,在阅读第二遍时开始划重点、做笔记;然后再开始制作思维导图框架,完成主体后根据自己所需要的知识点进行内容上的增补,思维导图可以灵活使用字符、数字等标注;事后只有反复阅读所记笔记,才能加深记忆和理解,使笔记作用得以最大发挥。切忌全书内容的罗列,切忌制作流于形式,没有思考价值。

⑦小便签笔记法:在衣兜等地方装上一些小便签,每张小便签只写一件事,无论琐碎小事或是突发奇想或是心动的话语,等到晚上休息前看看这些小便签,对已完成的丢弃掉,剩余的分类整理到专属笔记中去,坚持这一良好习惯。

      记笔记的方法还有很多,但无论是哪种,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最好,且要记住:在每次记完笔记后,要立即对笔记进行修饰、修正、补充,勿给自己拖延的机会,以免给日后提取、整理工作徒增困难。尝试找找适合自己的记笔记有效方式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笔记之方法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lpk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