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六月份,买了成甲的这本书,如果没记错的话,我应该已经写过两次书评了。
对我来说,这应该算是一本不像工具书的工具书。
每次读完,我都试图内化里面的各种知识点,不断用于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中。尽管知道自己学到现在,依旧只是别人的皮毛而已,可是,这有什么关系呢?于我而言,只要是进步了,那就对了。
成甲在书中讲了思维模型的四个层次,分别是“经验技巧、方法流程、学科原理、哲学视角”。
首先,来说“经验技巧”。
他认为,经验技巧型的策略往往源自个人有限的经验总结。
这不难理解,比如做一件事情,应该怎么做,你去问一下别人,别人三两句话就把你讲明白了,你学会了,这就变成了你的经验值,就像玩游戏打妖怪一样,你打的小妖怪,只要知道碰到妖怪,点两下鼠标,就可以杀死它,你的经验值就会有所上升。当然,一般要打一百多个小妖怪,有可能才升一点点经验值,因为简单易懂,一旦学会,就不需要再费任何脑力。
还有就是谚语也算一种“经验技巧”型的思维模型。比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古人流传下来的这些俗语,基本都是比较靠谱的,你只要背出来,拿出来用就行了。
再来看看第二类思维模型:方法流程。
这种思维模型显然高于第一种,如果说,第一种“经验技巧”思维模型,可以帮助公司普通员工日复一日去工作,那么第二种思维模型就需要管理者来验证了。
我们一般把平时常见的相对复杂的解决方案标准化了,流程化了,这个思维模型也就形成了。而我觉得,我目前的工作状态,就是在自发地做一些“流程思维”的模型,然后,一个个不同的模型累积起来,就变成了别人可操作的样本。
第三类是学科原理型思维模型。
第四类是哲学视角型思维模型。
后面两类我读下来,似乎对我目前的工作没有很大的帮助。正在纠结要不要仔细研读三、四部分的时候,成甲在恰当的时候,给到了恰当的意见:如果你是或者想成为中层管理者,那么就应该在第二类方法流程型思维模型方面下功夫,同时了解一下重要工具的学科原理。这对具体方法的底层规律的理解有帮助 。
第四章节,成甲教我们如何建立多元思维模型知识体系。我想,这一部分内容,可以仔细推敲一下的。
首先来回答“为什么要具备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问题。
成甲举了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某市场部的人与不同的人沟通,希望能够最快速地了解对方的想法。于是开始提问:
问:哪个行业的人,会比你更需要解决这样的问题?
答:HR或者警察。
顺着这个思路,市场部的人就可以去找HR相关的书籍或者警察相关书籍,帮助他最快速地对人做出判断。
书读到这儿,依旧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到底怎样去建立呢?
其实,我觉得作者也无法把这些抽象的东西完全呈现在文字里,所以,他告知了我们哪些知识会发展出怎样的思维方式,比如:
数学发展出“符号和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
物理发展出“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方式;
进化生物学发展出“物竞天择”的思维方式;
复杂性科学发展出“系统思考”的思维方式;
现代美学发展出不断“否定常规”的思维方式……
好吧,书读到这,我就彻底醒悟了,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当一个难题放在你面前的时候,如果无法用第一第二类方法解决,那么,需要你去分析,而分析的过程,就是展先你思维方式的过程,也就是说,你不仅要多读书,更好深度思考,才能解决难题。
当然,从我个人观点来说,如果你会深度思考,那就可以在深度思考下,去搜索相关的书籍,以达到最终解决难题的目的。
也就是说,读过多少书不是最重要,会思考才是最重要的;光有量的累积,而没有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库,这是不行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