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之眼》

作者: 八宝诌 | 来源:发表于2019-05-28 19:43 被阅读10次

    救还是不救,这是个问题。

    我看电影和大多数人一样,有先看简介的习惯。上面说这是具真实事件改编的一个故事,发生在东非的肯尼亚,内罗毕伊斯特利地区。事件中心是一个无意间闯入导弹射程范围的小孩子。

    Eye in the sky。比起“天眼狙击”或者“天眼行动”,这类看上去热血沸腾、又高端大气的翻译,我还是更倾向于“天空之眼”。因为电影的中心思想并不是像一贯的好莱坞大片一样,彰显军事行动的冷酷帅气,或者某一方的正义与合法性,而是揭露战争的本质。

    ——残忍,冷血,没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战争就是战争,不存在为和平而战。因为战争就意味着死亡,意味着生灵涂炭,父母失去儿女、妻子失去丈夫、平民失去土地。

    《天空之眼》甚至没有《红海行动》中那令人触目惊心、神魂俱裂的血腥镜头,没有刀刀见骨的搏命厮杀,没有人与人之间的肝胆相照,或者大无畏的牺牲。有的只是导弹操作间里两个操作员的挣扎,联合国会议室各方人员的激烈争论,以及和危机状况截然相反的某些领导人的态度——还在中国打乒乓球、为了便秘苦恼不休,甚至懒得对自己所拥有的权利负责。

    ——总觉得在无形中的某个角度上又把我们中国黑了一把。不过也可能是我想太多了。

    故事中最大的矛盾,即对立的双放中一面是杀死恐怖分子头目就能换取更多人存活,另一方面是,与此同时附近贩卖馕饼的小女孩会惨遭波及丢掉性命。

    其实类似问题在生活中数不胜数,比如很典型的一个案例——你来到火车铁轨旁,看到远处有几个人被绑在铁轨上,你的另一侧有火车即将轧过来,附近没有任何可以使行驶轨道改变的装置。同时你身边还有一个胖子。

    这里的选择我稍作修改:一,眼看着火车轧死绑在铁轨上的几个人。二,把胖子推下去或者自己跳下去阻止火车继续前行,被绑者得救。

    抛开人求生的本能,面对这样的难题确很痛苦——要么A死要么B死,双方都和自己无冤无仇,同时不甚熟悉。

    这就是那个很典型的道德悖论问题。

    可就电影结尾来说秉承了纪实电影一贯的风格,没有夸大人性的光辉,也没为博噱头而果断放弃幼小生命。作为军队首领凯瑟琳上校有义务保证联合国的整体利益,以及大局上的和平以避免更多伤亡。

    ——问题就出在执行者史蒂夫拒绝执行命令。在追踪到恐怖分子以前,他亲眼见到小姑娘在自家院子里偷偷转呼啦圈玩,这在对女性十分苛刻的肯尼亚实属罕见。因此史蒂夫格外感兴趣,甚至在岗期间露出父亲看着憨态可掬的小女儿那样的神情。

    导弹不管是发射还是不发射,都有一方会受损。也就是说跨国逮捕变成了麻烦的反恐任务。天平一端是长千上万的性命,另一端是孤零零的小女孩,怎么看原本都应该是毫无质疑性可言的结果。

    电影的角度看似偏向军队立场——世界维和协会的代表人像无理取闹的孩子,怎样都不肯松口同意执行发射命令。其实看到这一段连我都在某个时刻要气到笑出来——就为了那点正义感,放弃这次任务要牺牲多少人?况且凯瑟琳上校为了这次行动计划已久,错过这次机会,她的目标就会捆上炸弹自爆,基本上没有下次机会。

    然而看着看着我突然反应过来,如果说维和协会的代表是在宣扬无谓的正义感,那么这么想的我,这么想着的其他观众,已经其他所有的当事人——我们就没有打着正义的旗号想要剥夺一个人的性命吗?如果她是我的孩子,我也会为了所谓的世界和平而牺牲掉无辜的女儿吗?我们是否有询问过女孩的意见?

    也许原本她可以有惊无险地自然老,这本是她的权利。我们凭什么剥夺又觉得理所当然?

    与此同时在我的记忆里,过去的生命中出现了太多熟悉的场景。在我们对别人的见解指手画脚、居高临下批判着谁谁谁的罪恶时,我们不会想到导致这类场面的源头是什么。受害者是否就真的完全无辜?被谴责的对象曾有什么经历,而致使她/他坚持当下的选择?

    佛家讲究因缘聚合,不是所有事情一开始就是你我所见的样子,或者说我们所见到的不是事情真实的一面。我们所认为的正义,也许同样是错误。

    凯瑟琳上校为了迫使史蒂夫执行发射命令,强迫计算人员把导弹发射位置调整到离女孩最远的角落,并私自把致死率改到警戒值以外。史蒂夫哽咽着按住发射器按钮,眼中早已蓄满泪水。

    也许他知道这个概率根本是错误的,但是没办法,他妥协的条件,凯瑟琳上校已经全部、至少是在表面上满足了——谁都知道这个孩子其实必死无疑。

    导弹顺利发射,荒唐的是他们的目标竟然还没死,众目睽睽下从废墟里爬了出来。尽管再补上一弹后,任务还算是完成,但所有人都意识到那孩子原本有救。尽管凯瑟琳对此未曾表达歉意,但她的眼神和肢体动作都充满内疚。

    天空之眼,即上帝之眼。

    在荧屏外,用上帝视角俯视众生的我们,可能永远体会不到,抱着女儿尸体的父亲痛哭时的心情。甚至在进行徒劳地抢救那一刻,武装恐怖分子们看上去甚至要比联合国众人还要慈悲一点。至少在这间具体的事上,他们暂时放弃了搜索潜入的间谍,转而抢救那明显已毫无生命特征的孩子。

    对于女孩的家人来说,杀死她的凶手是联合国的所有人,而试图挽救生命的才是当地武装分子。

    电影的出色之处在于,它让我们在两个角度都切实体会到了当局者的无奈与痛苦,是非对错也并无想象当中那样分明。这道理浅显易懂,可真正身临其境,还是被那股深沉的无能为力所震撼。

    毕竟生命的价值无法以数目衡量。

    也许我们都应为此反省,对那些曾经被我们,无论是有意还是无心所伤害的人感到愧疚。这即是电影的最终目的。对或错不重要,因为都已经过去了,重要的是我们是否能从中吸取教训,在下一次想指责,或干脆做出伤害行为之前,能否想起那被导弹轰炸波及致死的孩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天空之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lsj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