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影响教育—给教师88个批判式思考》这本书,其实是88篇作者徐明老师多年行走一线学校的观察笔记,围绕思维与课堂、思维与德育、思维与课程、思维与教科研等,提出了不少原创性思考。
如今,我们不断地在强调课堂的改革创新,“以学定教”、“以生为本”、“先学后教”等概念被不断地提出,应运而生的便是课堂的一次次改革。可是课堂教学也在一次次的改革中变得不切实际的华丽。小组合作讨论变多了,学生们在课堂中激烈地探讨,课堂氛围异常活跃,每个小组在老师的设计下,完成一次次的交流。这种模式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小组的凝聚力,在旁人看来课堂也真正属于了学生。可是长期下去,不难发现学生间的额差距不断拉大,会思考的孩子思维能力不断提升,而那些本就落后的孩子则越来越吃力,甚至对思考产生不同程度额厌烦,思维能力就愈发跟不上。
书中还有一章节令我印象深刻:画蚂蚁的孩子——我们习惯于表扬反应灵敏、行动快速的孩子,认为他们聪明,也往往认为那种动作不够敏捷、反应不够快捷的孩子不够聪明。可是谁能告诉我,一个一口气画四只蚂蚁的孩子,一定比只画了一只蚂蚁在晒太阳的孩子更聪明?画画的两种境界,一种是求真,一种是写意。形象逼真,速度敏捷,这样的作画只能说是复制粘贴得非常棒,而仅有少部分人能做到,凌驾于真之上寻找到自己的意境。这样的后者就比如: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吴作人的鱼......
作为课堂中的引导者,我们老师首先得学会思考,通过和学生间的磨合,深入了解学生,决不轻易给学生下定论。不同的学生像不同的画作一样,有现实派的,有朦胧派的,有抽象派的......希望老师能以包容的心态面对,甚至欣赏每一幅画作。同时我们还要学会思考如何设计适合学生的课堂真正有效的帮助他们提升思维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