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城东面多深山老林,林中散落着一些渔牧民族,人员数量相差极大,有的民族几千人,有的民族才几百人,甚至可能还有隐居的民族,这些民族除了交易日很少外出,甚至有的还过着原始的生活。
那是一只狍头帽,整个帽子由一个完整的狍子头制作而成,鼻子眼睛耳朵狍子角栩栩如生,如果单看帽子,绝对以为有一只狍子站在那里呢。
狍头帽姑娘的两只猎犬都是细犬,一只灰色一只血红色,被毛短且细密,紧贴皮肤,耳薄、下垂、耳尖钝圆;头长而狭窄,成锥形;颈部细长而肌肉发达,整体结构成流线型,非常漂亮精神。
……
艾哈说:“我们是使鹿部的,常年居住在山林深处,以打猎、放鹿和捕鱼为生,偶尔会去乌兰城的集市做交换。”
部落里的人显然十分热情好客,江明月刚刚到部落外面,十几个身着皮袍、头戴狍头帽或者毡帽的人们就迎了上来,中间竟然还有两个人吹着鹿哨和口琴来欢迎。
使鹿部的房屋建筑非常有意思,整体看呈圆锥形,搭建在背风向阳处,里面的骨架是用天然树干搭建而成的,大概每根都在五六米长,外面围以桦树皮、芦苇帘和狍子皮。艾哈叫它“斜仁柱”。
斜仁柱空间适中,很像蒙古包或者帐篷的感觉,中间有火塘,篝火正燃烧着,艾哈介绍说这火终年不熄,火上面吊着一口铁锅,里面不知道煮着什么,正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斜仁柱内席地铺床,上面是狍子皮做的褥子,下面应该是一些干草之类的东西。正对门的铺位听艾哈说叫“玛路”,正中上方挂着五个桦皮盒,这是供奉“布如坎”的地方,右侧供奉着在狍皮上用马尾刺绣的“昭路布如坎”。也就是说“玛路”其实是供神的地方,这个位置只有男主人和男性客人可以坐。一个中年大叔伸手示意江明月后坐到了那里,艾哈说那是乌热松的父亲,叫霍查布,富裕的意思。左侧铺位是儿子儿媳住的,右侧是父母住的,这两处叫做“奥路”。江明月被乌热松拉着坐到了“奥路”席上,刚一坐下立即有人捧上了热茶,江明月接过来发现是玫瑰花茶。
艾哈在旁边解释道“刺玫果花气味芬芳,喝起来提神健脑,消腻除烦,常喝可以使人长寿,我们称之为‘神果’”。
斜仁柱外已经点起了篝火,几个年轻俊小伙和俏姑娘正在载歌载舞,乌热松也参与了进去,她脱去了宽松的皮袍露出婀娜的身姿,手臂肩膀耸动间露出玲珑的曲线,吸引了很多小伙子的目光。
笑着闹着,众人一直热闹到温度很低了才告别散去,江明月被领去一个稍小点的斜仁柱,乌热松给她抱来了一大捆的干草,然后铺上厚实的狍皮褥子和被子,笑着拥抱了江明月一下才退出去。
第二天,走时乌热松送来了一顶制作精美栩栩如生的狍头帽,乌热松亲手给江明月戴上,两个人看着头顶上同样的帽子左看右看对视而笑。还有一件鹿皮袍子,领口外翻,领口、袖口、襟边和大袍开叉处都绣着大量的几何纹,看的出来十分用心。
刚开始看到“乌兰城”这个名字的时候以为是青海省海西自治州的乌兰县,可是狍子出现最多的地方有又是东北,看着很有神秘色彩的“使鹿部”“戴狍头帽的姑娘”,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就去网上看了一下是否有原型。
一搜“戴狍头帽的姑娘”“使鹿部”出现了一个很特别的民族——鄂伦春族,我第一次认识这个民族还是在清穿小说里写到:鄂伦春族实行一夫一妻的氏族外婚制,和现代婚恋观念相差不大。
这次因其独特的服饰和建筑再次出现在我的视线里,我准备重新认识一下这个世居东北的少数民族。
民族溯源
“鄂伦春”的意思是“生活在大山森林中的人”或“山岭人”,他们是民族森林中神奇而稀有的民族之一。
元朝时,鄂伦春人被称为“林木中百姓”和“北山野人”,分布极为广阔,在辽阳行省的管辖之中。明朝时黑龙江以北有“乘鹿以出入”的“北山野人”,就是指游猎于贝加尔湖以东、黑龙江以北的“使鹿部”,也就是鄂伦春人。清初文献曾把鄂伦春人称为“树中人”。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后,文献中多次出现“俄罗春”“鄂罗春”“鄂伦春”等不同写法。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十月始,“鄂伦春”才作为统一的族称固定下来。
根据居住区域的不同,鄂伦春人内部还有不同的名称。如居住于呼玛河流域的鄂伦春人自称库玛尔千;居住在逊克县、嘉荫县河边的鄂伦春人自称毕拉千;居住在甘河流域的鄂伦春人自称甘千;居住在托河流域的鄂伦春人自称托千等。
语言文字
鄂伦春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一般通用汉语,也有部分鄂伦春族用蒙古文。
狩猎
鄂伦春族是狩猎民族,一年四季他们都游猎在茫茫的林海中,人们将他们称为:兴安岭的猎神。
早期,这个民族生活在深山里,主要由男人狩猎。17世纪中叶以前,鄂伦春人的主要狩猎工具是弓箭、枪、驯鹿和猎犬;搬到黑龙江南部后,骑马狩猎取代驯鹿狩猎。18世纪中期,鄂伦春人开始使用火枪,但没有立即放弃弓箭,弓箭与火枪结合使用。鄂伦春人首先使用三种火枪,如火枪、镰刀枪和大炮。狩猎三宝通常是猎枪、马匹和猎犬,鄂伦春人的猎马和猎狗都很通人性,出于这个特殊的原因,鄂伦春人一般不杀马和狗,也不吃马肉和狗肉。狩猎和体力劳动由男子完成,而收集和手工艺工作由妇女完成,采取共同努力,平均分配的原则。
服饰特色
因过去主要从事游猎,鄂伦春族服饰多以鹿、狍、犴皮制作。鄂伦春族均着宽肥大袍,领口、袖口、襟边、大袍开衩处均有刺绣、补花等装饰,常用云纹、鹿角纹等。戴犴皮帽,女帽顶用毡子,上缝各种装饰和彩穗;姑娘戴缀有珠子、贝壳、扣子等装饰的头带。男子出猎时,穿狍皮衣、皮裤,戴狍头皮帽,穿乌拉。
鄂伦春妇女加工的狍皮结实、柔软、轻便,为适应寒冷气候和狩猎生活所创制的狍皮衣和狍皮帽,独具匠心,别具特色。狍皮衣,鄂伦春语叫“苏恩”,多半保持狍皮的本色,用狍筋搓成细线缝制,形式多半为右偏襟长袍,身上装饰“几何纹”“植物纹”“动物纹”图案,既美观又结实。鄂伦春族的狍头帽,戴上去很像一个狍子头,既生动又逼真,而且很保暖,非常精巧别致。
饮食习俗
过去,鄂伦春人的饮食以兽肉为主,鱼、野菜为辅,后来传入了米面。鄂伦春人喜欢食用狍子、鹿、犴、野猪、熊肉,同时也食用小动物和飞禽肉。做法主要有煮手把肉、烤肉、烧肉、炖肉汤、晒肉干、杂花菜、灌血清、骨髓油、生狍肝和腰子等。米面食主要有面片、油面片、烙面饼、烧面、面汤、油炒面、肉粥、稠李子粥、黏饭等。鄂伦春语称油面片为“图胡烈”,将擀好的面一片片揪进滚开的白水里,捞出后拌熟肉片、食盐、野韭菜花等佐料,倒入加热的野猪油或熊油,拌匀后食用。稠李子粥是鄂伦春族一种特殊的吃法,将稠李子放入粥中煮,爆开呈粉红色即可食用,色艳味美。
鄂伦春族喜喝五味子汤和桦树汁。每年春季的五六月份,在桦树根部砍一个小口,桦树汁便会涌出,清澈透明,甘甜可口。鄂伦春人还喝一种称作“弟尔古色”的桦树浆,将桦树的外皮剥掉,用猎刀在树干上轻轻刮下乳白色的粘稠状树液,其味甘甜清爽。
礼仪
鄂伦春人的礼仪是以敬老为中心的。主要礼节有屈膝请安和磕头两种。晚辈人见到长辈要用请安礼,平辈人见面也要互致请安礼问候。磕头礼在祈神祭祖、婚丧、节庆等庄重场合施行。
鄂伦春人非常尊敬老人和长辈。晚辈人在长辈面前要毕恭毕敬,长幼有序,行为得体。出远门前和回来后都要向长辈请安。出门或狩猎中遇到长辈,在相距很远的地方下马,步行迎上去请安,待长辈人过去后才能骑马行路。
鄂伦春人热情好客,以诚待人,招待必尽诚意。天晚则留客人住宿。鄂伦春族男女有别,男客人不能坐儿媳妇和姑娘的铺位,女客人也不能坐男人的铺位。鄂伦春人各个家庭间有互相拜访的礼节。
居住建筑
历史上,鄂伦春人的房屋主要有“斜仁柱”、产房、土窖子、木刻楞房、桦皮棚(林盘)、布棚(麦汗)、高脚仓库(奥伦)等。
“斜仁柱”是鄂伦春族游猎时最主要的住房,呈圆锥形。骨架用长若干米的主杆、带杈的树干和20多根“斜仁”(树干)搭成,其覆盖物有冬季用的狍皮围子,需用60余张狍皮缝制,也用桦树皮、芦苇帘和布围子。
“斜仁柱”正对门的铺位叫“玛路”,是供神的地方,只许男性客人和男主人坐卧。儿子、儿媳住左侧铺位,父母住右侧铺位。中间有火塘,上吊一铁锅,也有用三角架支锅的。
“奥伦”是一种搭盖在森林中的高脚仓房,存放暂时不用的衣着、肉干、干菜、粮食等。
民族歌舞
鄂伦春族的舞蹈分仪式舞、娱乐舞、宗教舞三大类,共同特点是边歌边舞。动作由慢到快,动作激烈至高潮时结束。代表性舞蹈有“依和讷嫩”“依哈嫩”、黑熊搏斗舞等。
“依和讷嫩”是三年一次的氏族大会上进行的全族性舞蹈,十几人为一组,一人居中央,其余人手拉手围成圈儿跳。过去一个氏族集中起来传家谱和族谱时跳这种舞。
流传于鄂伦春自治旗三人表演的黑熊搏斗舞,模仿黑熊搏斗嬉戏的内容,极富鄂伦春族传统文化的特色。表演时互相吼出“哈莫”“哈莫”的声音,先由两人表演搏斗,最后第三者上来劝解。
交通工具
鄂伦春人传统的交通工具主要有驯鹿、马、桦皮船、兽皮船、木筏、滑雪板和雪橇等。驯鹿是在南迁以前普遍使用的,南迁以后逐步被马所代替。鄂伦春人使用过以马皮、犴皮或鹿皮为底的船。
现在,鄂伦春人不需要在深山里和寒冷中打猎,他们大多数也住在砖房里。他们放弃了狩猎,回归农业,专注于发展手工艺品和养殖业习惯于汉文的语言。
时代在进步,古老的民族习俗正在消失,鄂伦春人的民俗、民风、民族特色和古老传统正在消失,曾经在雪山上跳舞的民族也逐渐离开了我们,过去已经成为旅游的记忆和历史的回顾。如果不是突然看小说看到觉得好奇,估计我估计一生都不知道会有这样特别的民族。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必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