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的时候,我听说:比尔.盖茨辍学后成为世界首富,便想象自己单枪匹马下海经商,到深圳、珠海等大城市搅动风云,衣锦还乡、荣归故里。于是,一个寒冬的早上六点半,我痛苦流涕着给爸爸打电话要辍学回家,极具戏剧性地,我离开了当地最好的高中。而现实是一个未成年的小女孩在家洗衣做饭,被圈养在农家大院。我幡然醒悟,重新回到学校,渴望通过教育闯入更大的天地。当然,这次辍学的代价是居家三个月后,我转学到了当地最差的高中。
22岁的时候,我师范学校毕业,应聘了两个学校,一个在省会城市,一个在普通四线城市,我选择了后者。当时,我信心满满地跟招聘领导说,两个学校我都可以去,但我更愿意选择在我们这个四线城市:一是因为这里的学校有崭新的橡胶跑道,我可以坚持跑步;二是因为这里的学校在郊区,远离喧嚣诱惑,适合安静地钻研业务;三是因为这里的学校是一个新校区,发展潜力巨大。而现实是忙碌的工作让我无暇跑步,人声嘈杂让我无法安静,资源有限让我无法学习到新鲜事物。
25岁的时候,我工作满三年,在一次次递交辞职信后终于如愿以偿地裸辞回家。在被工作禁锢一年后,我以为我会有一次痛痛快快的旅行:先畅玩山东沿海城市享受大海的湿润,再南下云南享受四季如春的惬意,然后向西藏出发去接受心灵的洗涤,还要走进大西北领略沙漠的浩瀚。而现实是因为不稳定的疫情和父母对小女子的担心,我整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钻研裸辞后的发家致富之道,妄图通过领今日头条的金币来养活自己,虽然还没有凑够能提现的15元。
我发现:每一次,我都会在当时有限的认知里绞尽脑汁地思考,积极地做出大胆的行动来妄图改变自己不够理想的处境,渴望现实再圆满一些,但每一次的结果都不尽人意。为此,我时常反省自己:如果我早点看到比尔·盖茨的父亲是当地的著名律师,他过世的母亲玛丽·盖茨是华盛顿大学董事,银行系统的董事以及国际联合劝募协会的主席,而他自己也是凭借1590(满分1600)的高分考进哈佛大学,在编程方面极具天赋,那我就不会试图追赶这座高峰,贸然辍学;如果我能更深入地了解比较这两个校区,也许我还可以在一个更适合发展的学校稳定工作几年;如果我没有毅然裸辞,那我现在也许就不必为自己的生计问题日夜担忧,发际线不断拔高。
但如果时光倒流,我拥有了重新选择的权利,我可能还会坚持做原来的自己。因为幡然醒悟的我目标明确,比之前更加努力地学习,考出了令自己惊喜的成绩;稚嫩的我选择了小城市的学校,在琐碎的点点滴滴中不断成长,也结识了很多友好的同事和有趣的学生;张狂的我放弃了能安稳终生的工作,挑战了躲在舒适圈的自己,也拥有了更多选择的自由!虽然,每一次的选择都让我看起来格外任性,但我从不后悔!
理想与现实总是相差甚远,但心中有光亮,即使走在泥泞沼泽里,也不会害怕迈出勇敢的第一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