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知识学习(二)
我们通常所说的易经,正式名称为《周易(古经)》,共有64卦,每卦有卦辞;每卦下有6爻,共有386爻(乾坤各多出一爻),爻有爻辞。
说起易经,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算命”。可以说,易经最初的用途就是占卜,在其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被儒家、道家等进行注释、解读后,又融入了深深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对于易经的解读,主要在一个“易”字上。比较通行的解释至少有三种:
1.变化(易)。万事万物,时时刻刻都处于变化之中,易经把所有事物的发展分为“元亨利贞”四个阶段,简单一点是“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再直白一点就是“春夏秋冬”、“萌芽、生长、成熟、衰落”。
2.不变(不易)。这一点有点不好解释,可以理解为“道理”不变,“道生一”不变;具体到个人,可以理解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不要随意变化,做事情要坚持不懈。
3.简易。易经的目的是揭示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道理,弄懂了变化的道理,做任何事情都会游刃有余而变得简单。
中国传统文化很大的一个特点是在于其具有很大的包容性,体现在文字上,就是一字多义。这个特点一个重大影响就是文义的不确定性,同一个字或者同一句话可以有着很多种解释,这样研究者可以各抒己见,各自发挥。这一点在易经研究方面尤为突出。
这里以易经第二卦“坤”卦中的卦辞为例:
坤卦的卦辞是这样的:“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其中“先迷后得主”的理解就有不同,一般人根据字面意思,理解为“一开始会迷失,但是后来会找到正确的方向”,这种解释没有说明白“会找到正确方向”的原因;还有一种解释,可以理解为“如果争先,就会迷失;跟在(乾)的后面,则不会迷失”,这种解释会让人明白“得主”的原因,而且后面这种理解也很有哲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