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
逝去,便再也到不了的天明

逝去,便再也到不了的天明

作者: 凡如自然 | 来源:发表于2018-02-09 16:25 被阅读0次

    文│凡如自然

    观影:《百鸟朝凤》

    无论是否遗世绝唱,这部影,刻留着那一辈导演的时代印记:纯真、朴实。

    中国人的农村,就是有中国农村的特色,没有什么可值得骄傲,但也不该有谨慎的卑微,没有人可以不食人间烟火。

    导演对留住“匠人心”的殷殷渴盼,对留不住而必然逝去的无奈,让人沉痛。文化的传承,永远似国人心中的一颗“朱砂痣”。

    影中唢呐之王焦三爷从倍受尊崇之位,到传统唢呐的没落,是趋势亦是必然,而在边缘的垂死挣扎,让人愤然与纠心。唢呐的例子,只是大中华传统文化海洋里飘摇的一叶扁舟,只不知,早已颠覆了多少只这样的小船?船翻了,便从此消失,便没有了天明。

    回乡下老家的街口有一家铁匠铺,一间不足十平的低矮瓦房,临街之面有一个方形的窗子,铺子不知开了几十年,每每上街经过,总是“咣、咣、咣……”,父子俩人光着膀子一人一锤地轮着夯,夯得火光四溅,边上炉子里有透红的火苗窜烧着。从未见他们穿过上衣,也从未见他们换过站位,父亲永远站在右边,儿子一直站在左边。屋子里到处都是黑乎乎的,但炉火亮堂堂的照着,总有一两把崭新的锄头或钉耙放在窗口,用草绳绑了口便于别人提拿。

    去年春季回去又路过,看到铁匠铺仍在,除了打铁两人的年纪看上去变了,其它一切似乎都没有变化,心中便有了一种久违的亲切与感动,莫名的,因为我与他们并不熟。我问母亲,那个铁匠铺还在,现在种田的人越来越少了,往父母这辈再往下的年轻人,几乎没有种田的了,况且那一把锄,一把镰打得好,用一辈子都不用换,那他们靠什么生活啊?母亲说,谁知道呢,只是,现在要打一把锄可真是贵,得不少钱,不如上店里买。我说,那可是他们打了几十年,手艺好啊。母亲说,好是好啊,但总归是用得不多了……我还寻思,得空,去采访下那家铁匠铺,问问他们如何聊以营生的……

    往往,你所想的事情如果不立即付诸行动,很快,就会成为后悔的事了。

    去年秋季,再次经过,铁匠铺已经关门大吉了。

    或许,他们已然苦苦挣扎了很久;也或许,他们已然谋到了新的营生。

    又想起那回去孟河参观,文化站老同志的介绍:一位有修行的中医,起码要有三十年的内功修练,孟河医派的发展,令人堪忧。现在的年轻人,于社会的影响,心生浮躁,没有几人能够真正坐得住……这起源于中国的大好文化,确实是在慢慢丢失,而反在国外被渐渐发扬光大,是益是非益呢……关于这些,我们仅仅心存惋惜又何其用?我们痛彻心扉又何其用?

    唢呐也好,铁匠铺也罢,或许确实不能再顺应时代的发展,但老一辈人对“匠人心”的坚持,对事物的求真,却依然值得我们借鉴与坚守!而孟河医派之类的逐渐丢失,却是不该的逝去。

    木心说:眼看一个个有志青年,熟门熟路地堕落了,许多“个人”加起来,便是“时代”。

    逝去,便再也到不了的天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逝去,便再也到不了的天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lxq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