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精进2:解锁万物的心智进化法》读书笔记

《精进2:解锁万物的心智进化法》读书笔记

作者: gamine_AjaAja | 来源:发表于2019-06-18 00:44 被阅读0次

    精进2看完近一周的时间,提笔写心得却回忆不起太多的内容。整本书都在用案例或故事告诉我们如何改进学习,思维,认知方法,如何通过万物链接创造“新物种”,如何像沙漏那般过滤信息,如何搭建有价值的系统模块,如何用分层和系统的方法循序渐进。总之,和精进1相比,读完后没有1带来的那般震撼,但也能链接星星点点的方法用以现状。

    本书总共五章,由一支铅笔引发出“关于万物心智的进化法”,在进化的过程里,万物都是相通环环相扣的,我觉得心智进化的过程可以用中医的“望、闻、问、切”来形容。

    一、望,指的观气色,也是本书开篇第一章讲的切换视角,用多元的视角去发现眼睛就看到的一切。比如书中提到的一支铅笔,外观上我们可以获取的信息是形状、颜色、备注的信息,但如果透过现象去看本质,一定会想到铅笔的材质、铅笔的设计、生产甚至是铅笔的定价,铅笔最终的消费者……那再度进行分层的拆解还可以得出,生产铅笔的人是谁?在哪个国家?铅笔的材质源于哪里?铅笔的工序有哪些步骤?……这让我想起薛兆丰经济学课程看里面有一期也提到了一支简单的铅笔背后蕴藏的经济学道理。

    一支简单的铅笔,在这世界上从来没有人能够掌握生产它的全部知识,它需要成千上万人通力合作,才能生产制造出来。而这些共同合作生产这支铅笔的人,可以互不相识,彼此憎恨,甚至互相敌视,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合作生产一支铅笔。而当这支铅笔被生产出来之后,我们每个人只需要付出很小的代价就能得到它。这个神奇的故事之所以能够发生,是因为有市场机制在协调人们分工与合作。

    所以铅笔的故事告诉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获取的信息是残缺,观感是片面的,认知是有偏差的,我们要通过普通的事物去反向推导出蕴含的原理、结构和过程,这有助于让我们用完整的眼光更好的认知事物,致知阅世。

    二、闻,指听声息和嗅,第二章其实可以作为第一章的升级,用层次思维来理解系统,那听和嗅也是整系统的部分。按层次的不同,我们看问题时可区分系统、子系统和超系统,系统的划分概念等同于代数中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层层递进或层层递减,从表及里,由上向下延伸,好比冰山一角,我们看到表层的连绵山脉,却总是忽略水下的本质精华。当身处喧嚣闹市之时,静下心来听蝉鸣,听海声,嗅泥土清新,嗅花开的芬芳,通过平时我们容易忽略的动作,以漫不经心的心态,让我们进入更小或更大的层次,撇去思维上的僵化,更容易找到出路。阅读也是如此,不是随便拿起一本书就开读,而是要思考如何搭建“阅读系统”。

    一是对学习素材的加工深度;二是对学习素材的涉猎广度。

    其实就是搭建自己的高频模块,通过跨层次的观察,在范例素材中寻找出重复的结构,越是高频次的加工,越是让自己无意识惯性完成一系列的动作,连贯性动作开始无意识化,大脑层就可以进入下个阶段的新探索,慢慢的深度和广度都形成了,自然而然系统的模块也初见雏形。这跟堆俄罗斯方块一样,一步一步的往上垒,遇到相通的就抵消,遇到不同的就想办法兼容,总能让大脑处于无限容量中,吸取更多的新元素。

    三、问,指询问症状,第三章和第四章可以概括为追溯为万物构造的根源,通过探索,反复的追问自己,打破惯性,激起无限的创造力。万物都是由足够硬的硬件+足够多的软件组成,在学习一项技能之前,先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动作,在此基础上才能做出更为复杂的动作。比如可以对照下表,不断的反复盘问自己硬件模块和软件,并且注名目前掌握的情况,对不了解的加以训练强化,把硬件模块升级改造,提升系统的整体品质;增加软件模块种类,使系统更加灵活和多元。

    《精进2:解锁万物的心智进化法》读书笔记

    硬件模块靠积累,需扎实的做功课,学习、观察、阅读、思考,缺一不可,但软件模块靠工具,靠方法,二者融合时要有放大镜的作用,放大每一个看不到的里层,找到内在规则,挖掘潜藏在背后的信息以及对应的线索,接纳规则,理解限制,打破惯性,通过一系列的心智练习,突破和改变自我。

    比如作者提到的用随机性的方法来打破惯性思维,这种方法当年我在广告公司上班时候,创意总监分享“八个灯泡”有提及过,和书中的说法基本雷同相似,比如书中提到的“饼干”,随机性词典里可能翻出“弹弓”,那接着就能联想到可以是一款弹射的饼干,直接弹到嘴里。通过毫无规律的组合模式,把不相关的内容进行挪用,排列,逆转,缩小,放大,既有新的收获和突破,这就是打破惯性的最好办法。

    四、切,指的是摸脉象。我理解的是在进化历程里,要洞悉变与不变的规则,摸脉是探索全身五脏六腑经脉的气血情况,我们的身体要遵循遗传的规则,适应物竞天择的规律,那我们的思维和认知随着历史的车轮不断的推进,文明的演变定会让我们找到自己的“生态定位”,并且在此基础上做叠加,发现互通的原理,通过量到质的升级,先迁后移,打破原始的屏障,实现跨领域的学习,不断的去做迭代与更新。

    这让我想起辑思维有一期内容是讲创新,关于火车和飞机哪个是划时代的发明“一项创新,有没有前途,其实不在于技术含量,而是在于它嵌入社会的深入,嵌入的越深,承担的越多,衍生的事物就越多,兼容性就越好,那么就会使整个社会倒逼的越厉害,它自己也就越有前途。同样的, 基于日常工作,考虑本质的同时,既不偏离轨迹运作,又能够根据惯性的动作,设计一套属于自己的行动序列,在执行的时候,能够嵌入各环节,最终也能带来整个体系的兼容性,这才是变与不变的根源。

    中医讲究“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师;切而知之谓之工。”强调人的整体性,所以诊断不能只靠望、只靠闻、只靠问、只靠切脉的哪一条来看病,最好是通过全面的四诊合参,综合性的进行分析诊断,最后来判定病症。本文的最后两章由“归一化”把信息知识聚拢,通过“吸收”和“构造”正向刻意练习的模式,形成完美的闭环,演变成臻美的自我。这种从系统到子系统,子系统到超系统的,整体和部分,分离和归一的思维分析法,和中医的治疗方法不谋而合。

    总而言之,生活处处受限,但思维不受限,学无定法,从现在开始尝试心智的进化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精进2:解锁万物的心智进化法》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mam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