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最早关于时间和死亡的思考,大约是在我七八岁的时候。那时候我没事的时候经常在想,我为什么会是我,而不是别人呢,如果有一天我死了,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了,那么关于这个世界的一切就和我不相干了,我再也不能以个人的视角看待这人世间的一切事物了。
每每思考至此,无不感觉到不可思议,并且一种恐惧感也油然而生。那时,我也只能够使劲地甩甩脑袋,暂且抛却那些关于生死的想法,撩开脚丫子继续去撒欢。
后来到了中学学了哲学相关理论之后,我才明白原来童年那种关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将去往哪里的思考,是属于哲学的范畴。并且在心里暗暗惊讶和感叹,自己那么小的时候就已经是个哲学家啦。不过那种窃喜也并没有抵消内心关于死亡的恐惧。
似乎一直以来 ,我都是一个悲观主义者。曾经我在自己的空间主页写下的简介是“悲观地思考,乐观地生活,我们既需要思考的深度,也需要生活的温度”,悲观思考,我应该是做到了,而关于乐观生活,似乎做得还远远不够。归根结底,我们总是很难去脱离自己的思维方式而过上与之相反的人生。
我常常不明白人为何要到这个世界上走一遭,然后又离去,消失殆尽。除去一些伟人和穷凶极恶者,我们大部分的平凡者都如同宇宙中的一粒尘埃,毫无存在感,并且终像一滴水汇入江海,不留一点儿痕迹。
就像朱自清先生在《匆匆》里发出的无奈质疑: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何一去不复返了呢......
先生写下这些话的时候,算着已经有八千多个日子从他手中溜走。而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也拿起计算器算了一下,竟然已经有一万个日子从我手中溜走!而若以小时和分钟为单位计算,这个数字必定庞大得令我吃惊。
前几天睡觉前,我那只有四岁八个月大的儿子,突然趴在床上哼哼着哭嚷着说他不想变老,说变老了他就看不到自己了。
这其实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思考到关于老去和死亡的问题了。更早的时候,还在蹒跚学步的他,仿佛小小的内心就已经存在了这些思考。
尽管过马路的时候,我挡着不让他看到路边被车子碾压得血淋淋的小动物,也很少正面回答他人老了之后会去哪里。但伴随着身高线的攀升,他小小的脑袋里对事物有了更多客观的判断和认知之后,对于老去和生死,也有了更多的清晰的思考。他会经常问我会不会消失,时常搂着我的脖子说不想让我变老。
他不再会因为我说人死了之后就会去月亮上而开心,也不再满足于我说可以陪他一百年。可能他也意识到,月亮太遥远太凄凉,一百年好像也并不够长久。
面对小小的人儿的惆怅,我不断地在内心思索着怎么去宽解他。最终我跟他说,你只要早睡早起,坚持运动,你就不会那么容易老去,你看妈妈现在每天都在运动。见他好像被我说服,我趁机又补充说,还要不挑食,要好好吃饭。
说到此处,他又黯然神伤地回复我说:“可是我经常睡懒觉,还熬夜,而且我也得有点挑食,怎么办呢”?我轻笑着揉着他的小脑瓜说没关系,以后改正就好了,还来得及啊!
终究是知子莫若母,儿子终于抬起头兴冲冲地对我说:“妈妈,你明天早一点喊我起床”!
我常常惊讶于他这么小的年纪就这样多愁善感地思考人生,考虑生死。大概我这份刻在骨子里的悲观通过基因传给了他吧。
我这一万多个溜走的日子,虽谈不上有所作为,倒也不妨碍我认真对待学习和工作。想来这份遗传对于他应该也是没有大碍的。
时光流转,从不管人们在意与否。死亡永恒,也从不问人们惧怕与否。乐观者认为人生是一场精彩的旅行,一路走,一路收获繁花盛开。悲观者的眼里,人生就是一场倒计时,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在奔赴死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