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知晓这些心理机制,你才可能少犯错,牛人都这么做!

知晓这些心理机制,你才可能少犯错,牛人都这么做!

作者: 江苏朱斌 | 来源:发表于2018-03-07 15:12 被阅读0次

    你一定经历过如下情景:

    1.有人指出你的错误,你会本能地辩解,为自己的错误找几条理由;

    2.你的行为与你的自我形象不相符时,你总爱自圆其说,给自己一个下台阶;

    3.你的支持者做出前后不一致的行为时,你会专门为他的新行为寻找新的支持证据;

    4.你总是对你自己拥有的东西给予过高的评价,被自己拥有的东西所受缚;

    5.你的行为经常受到别人预先设定的“锚点”和“框架”所影响。

     ……

    以上,是我们经常犯错的一些场景,如果你足够理性,也许犯错的频次较少和严重性较轻,但不可能永远不会犯错。

    我综合万维钢、李善友、吴军等老师专栏或讲座里一些资料,梳理出我们人类犯错的五大心理机制:

    1.认知失调

    有个宗教教派,相信某月某日是世界末日,说信这个教的人到时候会被外星人派飞碟接走,而所有不信的人都得跟地球一起毁灭。结果真到了那一天,飞碟没来,地球上啥事都没发生。 

    教徒面对这个情况,理性的反应,应该是检讨自己是不是信错了。可是每个人心目中的自我都是聪明睿智的,一个聪明睿智的人怎么会信错了教、还信得如此投入呢?所以教徒们就不能承认自己信错了教,他们给自己找了个解释:并不是我们的信仰不对,而恰恰是我们的信仰感动了外星人,所以世界末日被推迟了!

    这个症状,就是认知失调。所谓认知失调,就是当你发现你的行为和你心目中的自我形象不相符的时候,你产生一个幻觉来解释自己的行为。

    认知失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我们整天都在产生幻觉。比如有些老人花高价买了不靠谱的保健品。你如果跟老人说保健品不科学你不应该买,老人肯定不乐意,因为这就等于承认自己犯了愚蠢的错误,一辈子省吃俭用攒的钱居然就这样被骗了。所以老人常常就会产生一个幻觉:保健品其实是有疗效的,问题在于现代科学不够发达、无法理解这么高级的疗效。

    再比如说你有个朋友烟瘾特别大,你劝他戒烟,他会告诉你有很多百岁老人一直抽烟都没事儿。这其实也是认知失调。他认为自己是个聪明人,可是聪明人怎么能服从烟瘾呢?于是他就产生了幻觉:我就是那个怎么抽烟都没事的人。这个幻觉不一定是错的,但科学事实是抽烟而长寿的人非常罕见——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相信自己就是这样罕见的人,这就是幻觉。

    2.确认偏误

    霍金的《时间简史》有一个被人忽视的第二作者——列纳德·蒙洛迪诺,他在《潜意识:控制你行为的秘密》一书中,讲了个很有意思的笑话。

    说有一个白人天主教徒来到天堂门口想要进去,他跟守门人列举了自己的种种善行,但守门人说:”可以,不过你还必须能够正确拼写一个单词才能进。”“哪个单词?”“上帝。”“GOD.”“你进去吧。”

    一个犹太人来到天堂门口,他同样被要求正确拼写一个单词才能进。守门人考他的单词仍然是“上帝”。这个单词非常简单,所以他同样拼写正确,于是也进去了。

    故事最后一个黑人来到天堂门口,他面临同样的规则。但是守门人让他拼写的单词则是“捷克斯洛伐克”。

    这个笑话的寓意是我们每个人接收信息都有一个门槛,而且我们只接收我们喜欢的信息或人。就像上面的笑话一样,是我们喜欢的人,就让他拼写简单的“上帝”,不喜欢的,我们就要求他拼写“捷克斯洛伐克”。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毛病。蒙洛迪诺说,人做判断的时候有两种机制:一种是“科学家机制”,先有证据再下结论;一种是“律师机制”,先有了结论再去找证据。世界上科学家很少,我们经常使用的是律师机制,爱看能印证自己已有观念的东西,而且还会直接忽略那些不符合我们已有观念的证据。 

    这就是“确认偏误”。我们平时观察世界,并不像科学家一样以事实为根据,根据事实产生观点——我们是像律师一样,先有观点,再用新的事实去支持自己的观点。

    比如,最近文艺青年六神磊磊和周冲在网上相互掐架,两人都从自己有利的角度,寻找新事实去支持自己的观点,这就是“确认偏误”在我们身边的运用。我们一直都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是扭曲的,不一定真实。

    3.  禀赋效应

    行为经济学开创者理查德·泰勒教授,曾找一些加拿大的学生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第1组:泰勒教授准备了几十个印有校名和校徽的马克杯,这种马克杯在学校超市的零售价是5元,在拿到教室之前,教授已经把标价签撕掉了。泰勒来到课堂上,问学生愿意花多少钱买这个杯子(给出了0.5元到9.5元之间的选择)。

    第2组:泰勒教授同样地来到第二个教室,但这次他一进教室就送给每个同样这样一个杯子。过了一会儿教授说由于学校今天组织活动开大会,杯子不够,需收回一些。老师让大家每人都写出自己愿意以什么价格卖出这个杯子(给出了0.5元到9.5元之间的选择)。

    实验结果显示,在第1组中,学生平均愿意用3元钱的价格去买一个带校徽的杯子;而到了第2组,当需要学生将已经拥有的杯子出售,出价陡然增加到7元钱。

    人们通常对自己拥有的东西估值更高,不愿意放弃属于自己的东西,这就是“禀赋效应”。实际上,从拥有某样东西开始,你已被该东西捆住了,某东西本身会成为你的一个认知边界。

    比如,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一书中,说到农业革命之后,人类开始大规模种植小麦,把小麦从野草逐步驯化为粮食作物。但从人类开始驯化小麦之时,我们人类也被小麦奴役了。小麦不喜欢石头,人类就只得把田地里的石头捡干净搬出去,搞得腰酸背痛;小麦不喜欢与其它植物分享水和养分,人类就要除草;小麦渴了,人类就要浇灌……其实,你拥有一个东西,就被该东西受缚住啦。

    4.  锚定效应

    有两家卖粥的小店,生意都很好。可是,晚上盘点的时候,左边这个店总是比右边那个店每天多赚两三百块钱,而且每天都是如此。

    细心的人终于发现了其中的秘密。如果你走进右边那个粥店,服务员微笑着把你迎进去,给你盛好一碗粥,热情地问你:“您好!加不加鸡蛋?”一般情况下,喜欢吃鸡蛋的人,就会说加一个吧!于是服务员就会拿来一个鸡蛋;不喜欢吃鸡蛋的人,就会说不加,喝完粥结了帐就走了。

    可是,如果你走进左边那个粥店,服务员同样也是微笑着把你迎进去,给你盛好一碗粥,然后热情地问你:“您好!加一个鸡蛋还是加两个鸡蛋?”一般情况下,喜欢吃鸡蛋的人,就会说加两个;不喜欢吃鸡蛋的人,就会说加一个。就这样,一天下来,左边的这个粥店比右边的那个粥店每天要多卖出很多个鸡蛋,这就是它每天多出两三百块的原因。

    左边那家粥店运用的正是“锚定效应”,“加1个鸡蛋还是两个鸡蛋”成为影响顾客做出选择的锚点。当我们有一个锚点的时候,我们对它的判断往往被锚点所影响。控制锚点的人,往往占据利益优势。

    比如,你外出旅游时,看中一件标价为3000元的紫砂壶,但你对紫砂壶的情况又不是很了解,结果你动用了所有的智慧与店主讨价还价,最终以1500元成交,你感到很满意。

    因为,你花了1500元的价钱买了3000元的东西,而不是花了4000元的价钱买了3000元的东西。店主也很高兴,因为他把价值500元的东西随意标成了3000元,而店主的这个前置标价,对于你来说就是一种“锚定”,让你始终围绕着3000元来讨价还价。

    5.框架效应

    有一场传染病,预计死亡人数是600人。两种决策形式:

    决策一:A. 确保有200人获救;B. 有1/3的概率所有人获救,2/3的概率全都死掉了。

    你的直觉答案可能是A。

    决策二:C. 肯定会有400人死掉;D. 有可能1/3的概率一人都不死。

    你的直觉答案可能是D。

    其实你仔细想想,这两种决策是一致的,200人获救与400人死亡,是一个问题,只是用了两个不同的描述方式,你是不是受到了框架效应的影响?

    人们往往对本质相同但表述方式不同的问题,给出不同的方案。别人给你提了一个问题,实际上是给你设定了一个框架,你以为你做了选择,其实你的选择已经被包含到问题的框架里去了。这启发我们在平时工作或生活中,学会选用合适的“话术”。

    比如,一些食品公司会在食品包装袋标上“99% Fat Free”,意思是说,里面 99% 的成分不含脂肪,其实这意味着 1% 是脂肪,这和前面例子中存活 200 人等同于死掉 400 人是一个道理,这种标识的食品,会比那些写上“1% 脂肪含量”的卖得好。

    吴军老师曾在“硅谷来信”专栏里讲述过一个关于职场技巧的故事。一个大学生刚毕业到机关工作,为单位写简报,这种简报都是机关里向上级领导的汇报。

    有一次,县里遭了灾,这个新来的大学生写道,“由于遇到了洪灾,今年粮食减产了一成”。他交给领导看后,领导讲,事实没有错误,但是立场不对。这个大学生就糊涂了,赶忙向领导请教。

    领导将他的简报改成了,“虽然遭受到洪灾,但是今年粮食依然抢救回九成”。这样一来,负面的报道就成了正面的素材。汇报工作用不同的“话术”,给上级的直觉印象就完全不同,这就是使用框架效应的妙处。

    为少犯错误,你一定要吃透“认知失调”、“确认偏误”、“禀赋效应”、“锚定效应”和“框架效应”等心理机制。只有少犯错,你才能比别人花更少的代价做成一件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晓这些心理机制,你才可能少犯错,牛人都这么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mbj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