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像北宋王安石的诗作《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到了年末,几乎家家都要写对联、贴对联,迎接新年的到来。
爆竹声中一岁除过去在农村,不像现在有出售的现成春联。一般到了除夕的前一天,早早买好写对联的红纸,在《陕西农民报》或别的什么报纸上,查一副自己认为内容还可以的对联,然后就拿着红纸到本队能写毛笔字的人家去排队写春联。
我们村能写对联的也不多,在我印象中,红娃的父亲写对联是一把好手,关键还热心。因此,一般都是到他家。写对联也简单,在庭院中间摆一张方桌,买一瓶墨汁倒到碟子里,随便找枝毛笔,就可以开练了。
关中农村此时,红娃家里的人总是很多,因为大家写完春联需要拿土块压住晾在地上等春联干透后才能拿走。当然,在等春联期间,大家可没闲着,主要是嘴,“谁谁家,今年收入不错,烤烟一亩卖了三百,能赚近一千元,谁谁家的葱是搂住啦,一斤卖了两毛钱”。除了这些,也说一些别的事情,别以为农民就不关心国家大事,总有那么几个人会谈到美国怎样了,苏联、日本如何了,说到热闹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免不了为国家出谋划策,好似个个都是隐居于南阳的卧龙先生。甚至于春联早都干透了,就是不回家,惹得老婆或孩子赶过来将其叫走。
贴对联一般都在除夕,我们叫做月尽的那一天,吃完中午饭,大都是男孩子和父亲拿着用面粉和好的浆糊,走到大门口。分好上下联,互相配合,完成对联的张贴工作。大门如果是砖墙,好贴,直接用浆糊就可以了,如果是土墙,还有些麻烦,需要一些技巧,要用长在树上的荆棘将其扎在土墙上。想当年,我们家搬了新院子,没有门楼也没有门房,对联只能用荆棘扎在土墙上。不过不管怎样,贴完对联立即燃放鞭炮,此时炮声震天响,农历新年的气氛就出来了。
现在,住了单元房,每年都要贴对联。前几年,大都是到清姜西二路口买回现成的,自己回来一贴。最近几年,爱人说“咱家有毛笔,你也识字,你给咱家写对联吧”。于是,我这个识字的就拿起了毛笔,写起了对联。
三副对联今年写了三副春联,分别是:
牛主乾坤春浩荡,人逢喜庆气昂扬。
鼠去牛来辞旧岁,龙飞凤舞庆新春。
驰骋春风追丽日,扶摇牛角步青云。
每副都没有离开一个“牛”字,我想春联就是图个吉利和喜庆,当然,也寄托了我们大家对美好生活的祝愿。朋友们,你们觉得那副好呢?
2021年2月10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