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娱乐领域的热门话题几乎都是围绕着几部春节档电影的。
经济复苏了,人们重新走进影院。春节档又成。大家趋之若鹜的肥肉。
于是,几年前其实都上演过的假票房、水军等等宣发操作,又重出江湖了。
只不过这次的话题双方,都有不小的分量。
一边是国师带着太子,还有一众小品相声真人秀演员。
另一边是继流浪地球之后四年,中国科幻电影史上,又一部上台阶之作,当然还有著名化缘大师还有他的一众受害者。
其实,理性的观察者,都会觉得这两部电影,水平都在水准之上。
但是春节档的排片是一个零和游戏,不是你最多就是我最多。
其实我并不了解整场论战从萌芽到升级的整个过程,只是在沈逸老师下场之后,特别是在某当事的剧组宣布要起诉沈逸老师及其他几个大V之后,相当于这件事情开始破圈,且话题两边是几乎平时是在不同的新闻版面。
沈逸老师在国际关系,国际政治领域最近几年频频发声,他一开始应该仅仅对于流浪地球二这部电影比较感兴趣,且评价很高。为什么他会直接下场,以近乎于捧一踩一,矫枉过正的方式发表意见。这其中肯定有着一些刺激性因素。
但是这里我也需要表明一下立场,免得读者误解,我是完全赞同沈逸老师的这种发声。而且在自己专业领域的顶尖学者,对于公共话题,敢于发声,敢于表明立场,我觉得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
至于另外一部电影的宣发团队和运营团队,我甚至怀疑他们其中有没有人真正了解沈逸老师的身份,我这么说并不仅仅因为沈逸老师是一个名教授,名学者,而是因为他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名教授名学者,也就是在青年群体中的兴趣倾向中占据着光谱的一边。
而光谱的另一边,则是对这一话题领域,这一情感倾向背道而驰的某些意见群体。
我不想草率的将其定义为饭圈,我想这一建团体的范畴绝不如此简单。
这件事情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不是一时的短暂的热搜,过一阵就会归于平静,我不得而知。
但个人感觉这有可能是伴随着万物复苏,我国文化领域的一件不小的事件。特别是在,积极在网络平台发声的这一年龄段群体中,将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分化和内部思考。
所以从无论哪个层面上来看,这件事情已经超越了电影评价,也超越了娱乐圈。归根结底。还是要感谢那部电影的宣发团队的草率声明,如果他们选择怂,可能这件事情,已经归于平静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