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在中国拥有很多读者,在中国它复活了,瓦尔登湖在中国渐渐热起来,大概是从改革开放靠前一点就开始了,中国经历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文化低迷期,瓦尔登湖像一缕光,照进了知识分子幽暗的内心世界。它被追捧起来,现在为什么还有很多人去喜欢它?
打开这本书,梭罗在美丽的瓦尔湖边,度过两年多半隐居生活的画卷,便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这些在现实生活里苦苦挣扎的人们羡慕不已,现在的我们大多离开了土地,来到了城市,远离了自然,可心中那个原始的山水田园梦,却常常在我们心头缭绕。《瓦尔登湖》给我们造了一个这样的梦。我们被物质压得喘不过气来,而书里所倡导的生活的节俭,简单,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微风送来的清凉,抚慰了我们白云苍狗的人生旅途中那颗浮躁的心。
毕业于哈佛大学的梭罗,教了一段时间的书,又跟他父亲一起制造铅笔,他生活的那时代的美国,还没有废奴,他怀着一颗人文主义善良的心,在家中收容逃亡的奴隶,帮助他们逃往加拿大,并同情和帮助印第安人。1841年梭罗应爱默生的邀请住进了他的家里,做了一名园丁。在与爱默生的两年交流中,他开始思索人生的普世问题,并且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体系,关于生活必需品的思考,自己理想生活的想像,衣食住行的理念。他说:世人任何一种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不管它有多么古老,如果不经证明,便不能信赖。于是他开始实践自己的这些想法,他借来一把斧,走进瓦尔登湖的森林,开始建造自己的小木屋,在建造的过程中,开始对社会进行思考,总结出每个人都应该去寻找和追寻自己的道路,生活的目的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瓦尔登湖并不是与世隔绝的地方,它邻近村庄,铁路。不过是一个被工业文明包裹下的一片小小净土。梭罗以他建造的小木屋为道具,通过在劳动中的思考,延伸到人生的各种课题,讲到阅读,讲到职业的选择,讲到工商业文明,与对生活各层面的理解。他在小木屋里感受人生,在自然的风雨里享受孤独,和孤独做朋友,小木屋不是与世隔绝的,他也要出访,也要社交,也要接待访客,他开始在小木屋的周围用最简单的工具种地,得出生活所必要的东西其实可以很少。他到小木屋周围的村庄游历。,玩够了再回来看瓦尔登湖的美景,他在湖里捕鱼,又去观赏瓦尔登湖周边的湖泊,在瓦尔登湖的小木屋里度过漫长的冬天,与那些可爱的各种小动物和谐相处,冬天的瓦尔登湖在他笔下舒展出魔力的美。他总结出;如果一个人能够自信地在他所梦想的方向上前进,争取过他想象的生活,就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生活越简单,宇宙的规律将显得越不复杂,孤独将不成其为孤独,贫困也将不成其为贫困。软弱也不成其为软弱。勇于面对生活,热爱生活,不管生活在你面前是什么模样。生活需要真实。
梭罗在瓦尔登湖的生活,也是一次对自己思想朝圣的旅途,两年后的又一个春天,他离开了瓦尔登湖,他书里并没有宣扬什么隐居避世,他只是做了一次对自己理想生活的尝试。生活不是消极躲避。而是用生命的热忱,对自然的敬畏,更积极的去热爱生活。他说我进入森林和离开森林都有充分的理由;我到林中去,是因为我希望过深思熟虑的生活,只是去面对生活中的基本事实,看看我是否能学到生活要交给我的东西。而不要等到我临死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并没有生活过。实践过了,他就要开始另一种生活。
我们是大自然的过客,世界给我们的不是方便,而是精彩。不是有用,而是更值得欣赏。我们并非是这个世界的主人。财富是生存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同时,他在《瓦尔登湖》结尾也给了我们希望;人不会总是物质的奴隶,不久便会摆脱掉,那些使他们与动物类同的世俗欲望,一种与造物主相宜的方式,度过旅居在这人间天堂的日子。
把《瓦尔登湖》里让人印象深刻的句子,分享给喜欢这本书的朋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