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思考“尊重”这个词,源于各种故事见闻,皆与“尊重”有关,多出现在长幼之间。民众从自我经验出发,有站道德高地者、反对讽刺者,好不热闹。尊重两个字涉及范围极广,写这篇文章主要谈谈对青少年的尊重。
心理咨询工作,需要我与青少年家长沟通,常谈及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的重要性,这一条之所以会被明确提出,主要考虑到被尊重的少年更倾向于对自我负责。
学生与排队的诺丁鸭这里要感谢积极沟通做出改变的家长,其合作意愿,颇令人欣慰。在接下来的一两年间,我逐渐发现,有家长对“尊重”这个词似乎有误解。例如:家长常在变更或延迟会谈日期理由如下:某某老师,我们孩子说不去了,我们尊重他…虽然表面上孩子在决定,但打破约定在这时得到了强化。当然来访者是自由的,有提前改变与结束的权利。但首先轻易推翻之前约定,是值得讨论的,而不是“好吧那就算了”。在自我探索的路上迈出一步是不容易的过程,但家长的反复也是阻碍之一。
做个案效果评估发现,虽然被“尊重”而时常更改固定设置的案例也会有收获与改善,但咨询进程与效果,较之按时规律会谈者稍逊一筹。这使心理咨询师不能完全对来访者改变负责这一客观事实得到诠释,面对不同的来访者与家庭,来访者的意愿与专注至关重要。
这样比较似有引发焦虑嫌疑,也许不存在绝对相关性,只做客观呈现。我们只关注给予青少年的尊重。
何为“尊重”,释义如下:
【尊重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尊敬、重视,古语是指将对方视为比自己地位高而必须重视的心态及其言行,现在已逐渐引伸为平等相待的心态及其言行。】释义里主要为重视与平等,并没有听之任之的成分。
据我了解,被家长误解后的“尊重”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从过度干涉到一切皆可,感动于家长为孩子做出巨大改变的同时,不得不说这种非此即彼的方式显然过犹不及。这种“尊重”使孩子在无序中“获益”,而且这种退让的“尊重”会随着时间流逝使家长压力倍增,尊重背后的压抑与克制,在一定节点爆发,双方都会很受伤。
另一种则是“商量”,家长放弃一言堂,决定开始尊重孩子不再直接安排,转为商量。但商量的结果会牢牢控制在家长手中,如果不同意,就会一直摆事实讲道理的“商量”下去,最后身心疲惫毫无改变。这是另一种方式的控制,参与者都辛苦又委屈。
究竟怎样对待孩子算是尊重?我们从字面释义与现实举例说明。
先说重视,这个绝大多数家长都有。想让孩子成龙成凤,重视其健康与学业水平,无可厚非。但除此之外,想法与感受同样值得被重视。孩子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他的生命体验,我们要重视。这也是做心理咨询工作关注的方面。所以你的想法、感受等,至关重要,你最珍贵。
谈谈本人经历,女儿染发,我觉得难看,她感觉到受伤。我们经过一系列对话最后和解:我知道你难过了,因为我对你的发型表达了负面评价,这个打击了你以后与我分享生活的热情。我对让你难过感到抱歉,也谢谢你这样重视我的态度,我会对你更真诚,以此来珍惜你的在意,同时我一直很在意你的成长。
老师课上的放松漫画我承认自己与你是两代人,有代沟存在,从我的审美角度真不觉得好看,但也只是我觉得,并不会批评指责强制更改,会重视你的感受。我也许不喜欢这个发型,但并不影响我承认你本身的优秀。这不一定要放下观点做出妥协,是我们可以有不同。
听孩子讲同学,也是染发,放假回家,爸爸很惊讶之余告诉他也许出门会引起左邻右舍的关注,心理要做好准备。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被爱的。
可以看出,首先行为被允许,第二、提示外界出现状况也许会影响感受,第三需要自己面对与承担。
再说平等,重视不一定意味着平等,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亲子关系需要平等对待。不允许孩子发表意见是不平等,孩子说了家长不为所动忽略处理是不重视。平等意味允许表达“不一样”,就像当年总理在外交上讲过的求同存异。
青少年是敏感同时又是满腔热忱的,是强烈需要被认同的,这样的年纪要关注、要重视、要有自由,又要接纳、引导、不放纵,永远恰到好处实在不容易,我们不必再陷入要求完美的坑里。谁也不会永远不受伤,但真诚的歉意可以让他们感到被尊重。
我妈妈曾对我的做法极其震惊与困惑:“怎么能让孩子和你顶嘴呢?”她的困惑源于自身经历,无论是与她的长辈还是她对于我,长辈拥有绝对权威地位。但不可否认,她对我的态度较之她经历的少年时期,已经改善很多。我们是逐渐演化出来的平等。
当争论发生,我曾对孩子说:拿出你做这件事的勇气,把你的理由讲出来。即使她觉得自己不对,我也依然给她说话的机会。平等不是为了证明对与错,当孩子意识到自己有发言权,会专注组织语言努力做清晰表达,更有助于稳定成长,也更有利于他将经受外界的波涛汹涌。
实话说我自己能做到的也很有限,从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如今依然在改善的路上,每次发现能进步一点,就像吃到奶油蛋糕上的鲜草莓,欣喜之余更是一种享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