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把自己弄很惨,然后用愧疚控制你的妈妈

把自己弄很惨,然后用愧疚控制你的妈妈

作者: 澜雲 | 来源:发表于2020-12-31 16:45 被阅读0次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流浪者型

    今天介绍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第三种类型:流浪者。

    以下简称流浪者患者。被抛弃感,是他们发作的主要原因。女性患者居多。

    这一类患者,觉得自己是不值得喜爱的人,他们倾向于退缩,与世隔绝,他们觉得周围的人看靠不住,每当他们感到被抛弃的危险,希望别人关注自己时,他们会变得歇斯底里。

    比如女性,她会常常主动挑起和丈夫的争吵,从口头攻击发展到肢体暴力,摔东西、扯窗帘、抓、踢、扭打,看起来像泼妇一般。这样做之后会陷入一种恍惚空洞的麻木感。

    她们喋喋不休的,向她人抱怨自己的不幸,认为自己运气太差,怨天尤人,总是给自己贴失败的标签,认为自己被命运诅咒了。

    接着却拒绝别人的帮助,潜意识里他们需要保持这种无助,所以才能获得安全感。

    他们完全依赖于其他人的肯定和认可,他们会错误地解读他人无伤大雅的评论,认为那是对他的指责,突然就歇斯底里的崩溃。

    通常,这类患者有着非常残酷的童年。服从是逆境中最具备适应能力的行为,在毫无希望的环境中,患者通过退缩的方式让自己熬过残酷的童年,生存下来

    由此他们安全感和退缩联系在一起了。他们在事情发生之前就让自己退缩到最坏的可能性当中,因为他们接受不了一丁点失败和失望。

    流浪者经常制造出一种,弱不禁风的感觉。激起他人的照顾欲。朋友和家人他们时常担心流浪者的身体状况,这种担忧还会拓展为经济和情感上的大量支持。

    但很奇怪,越是关心,越是照顾,他们的意外和原本可以预防的疾病等情形却反反复复出现。让周围人觉得不胜其烦。

    特别是流浪者型母亲,她们总是无力保护自己,让子女疲于应付。

    由于流浪者,在择偶上,总是会非常轻浮,特别喜欢抓住任何一个容易抓住的对象。根本不经过大脑思考,总是直接把对方幻想成一个完美的拯救者。所以很快,就会发现泡泡被戳破,留下一地鸡毛。

    尤其女性,她们一定会遇上,极不靠谱的渣男,或难以忍受她们总是持续不断抱怨和状况频出的负面的人生,而抛弃她们。

    最终,让她们能抓住一生的,只有孩子。

    流浪者型母亲的特征是消极。一位母亲长久的不断的抱怨生活是多么的不如意,这会让孩子身上造出一个生活的小卫士。

    其中一部分孩子成年后仍在情感上和经济上继续支撑自己流浪者的母亲。

    流浪者患者做母亲的时候,她们要么,把孩子留给不可靠的抚养者,要么对孩子极为纵容。在流浪者母亲退缩期,孩子可能在外界或家里出现意外,所以流浪者的孩子从小就需要学会好好的照顾好自己。

    孩子往往承担起家长角色,认为父母福祉,自己负有极大的责任,经常压抑自己的情感需求,去满足父母,照顾父母,另一些孩子可能会厌恨母亲,觉得她们太过于依赖。

    流浪者类型的患者,当他们被拒绝或抛弃时,会体验到深深的抑郁,其中可能包含自杀的想法或自杀的行为。这是为了惩罚自己或逃避感情上的痛苦。

    比如,会殴打自己,用刀割伤自己,用头撞墙或者扯自己的头发。还可能触发流浪者过度饮酒,过量服药以及其他冲动行为。

    流浪者极度害怕被抛弃,这种恐惧会扭曲他们对人际互动的知觉,他们往往把正常的人际互动错误的解读为他人,排斥自己,极端敏感,陷入绝望。

    不知道这是一种精神疾病的人,会觉得流浪者患者表现的太过夸张,像演戏。

    依恋研究指出,如果母亲体验的不是愉悦的依恋关系,那么大多数这样的母亲无法打破这种将不愉快依恋关系传给下一代的恶性循环。

    流浪者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总是责怪自己。所以流浪者的悲伤焦虑频率一般人要高出很多。他们更可能变得焦虑,偏执,他们的伴侣和子女,更容易面对流浪者爆发的怒火。

    子女经常对母亲的眼泪逐渐免疫,与母亲关系时好时坏,变得无所谓。流浪者的子女要么会最小化弱化母亲的痛苦,要么会被母亲的情绪起伏操控。

    流浪者的孩子成年后要面对母亲,财务危机承担其医疗健康或住房等不小的花费,由于不知道提供帮助的界限在哪里,也不清楚究竟怎样对待母亲才合适。

    伴随愧疚焦虑,子女可能渐渐滋生出厌烦,尤其是,当子女结婚或组建家庭时,可能发生冲突,积怨会随着时间越来越深。

    流浪者患者母亲,经常传递给子女的信息:

    1、第一没有我,你们会更好。

    2、我不会得到你们的爱。

    3、我什么也不是,无法帮助你,所以你不需要我。

    4、你应该得到的东西我给不起。

    5、没人关心我。

    6、我的人生比你们的人生糟糕很多。

    7、你们实在是太幸运了。

    8、我为你做这些。

    9、我觉得自己可能被利用了。

    许多流浪者患者的子女,全部的人生都在照料母亲,被母亲的依赖压到喘不过气来,直到不堪重压时,才思考为母亲牺牲了多少。完全没能力,享受自己的人生。

    他们忙着把母亲从又一个危机中解救出来,帮母亲付账单,搞房子,修理家电,各种意外伤,满足母亲各种无理要求。

    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但母亲却没有长大。

    流浪者的子女永远不可能阻止母亲人生充斥着混乱与动荡。

    这些孩子无法意识到,爱母亲,并不意味着承包她的生活,而是意味着关怀她真正的人生。

    必须要把生活以及死亡的责任交回到母亲手中,只有这样,子女才能获得拥抱自己人生的自由。

    流浪者患者的孩子们,由于长期忍受母亲带来的精神痛苦,也会对此习以为常,就好像原本生活应该如此,他们早已记不起正常的感觉。

    接下来,说一下,如何与流浪者患者类型的母亲相处:

    流浪者会反复哭泣,忧心忡忡的乞讨,频频发生意外,并且财务状况一塌糊涂,这些都会让他的成年子女感觉焦虑不堪。

    流浪者并非真的无助,无论发生怎样的危机,成年子女都必须向自己的流浪者母亲传递信息,你帮助自己,你必须帮助自己。

    成年子女可以拥抱母亲好的方面,但也要远离母亲身上,让人不愉快的不舒服危险的侧面。

    子女必须明确的向母亲提出哪些行为破坏了自己容忍的限度和个人底线。

    比如受不了母亲喋喋不休抱怨自己身体健康的问题,要明确提出这种抱怨的行为是越界和侵犯。

    比如,可以告诉母亲,如果你不改变话题,我们就要挂电话了。

    不要强化母亲的消极认知,成年子女有权利期待并创造母亲之间更积极正面的互动。要求母亲在谈话中,采取积极的视角,除了坏消息,也应该说一些好消息。

    子女成年后必须认清流浪者母亲行动如何损害他们的幸福的。

    对于成年子女来说,他们首要的责任是照顾好自己安全,精神和心理安全,也是一种安全。

    虽然这样流浪者的母亲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命运,但她的孩子也有权选择活下去。

    不要对母亲的抱怨或经历,用惋惜遗憾去回应,这是非常糟糕的。

    承认他人痛苦,对其感受产生同理心或者共情,这些并不是怜悯,怜悯是对无望感的合理化,而流浪者需要的是重新获得对人生抱有生活希望的能力。怜悯传递的是一种不尊重,一种居高临下,还是一种优越感。

    “对发生的事件感到遗憾,是一种同理心,对事件中的人你感到遗憾,这就是一种怜悯。”

    失望和逆境是人生的一部分,忍受痛苦折磨的能力,在逆境中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的能力,是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的关键。

    针对流浪者提出的无助感而做出的请求,同理心与鼓励作为回应,比怜悯和拯救作为要更健康。好像在说要是我处理这个事情,我比你强多,我从高高的宝坐下来帮助你。

    可以通过如下表示同理心,比如就一定让你感觉很难受,发生这样的事我感觉很抱歉,我能做出什么样的事帮你度过这件特殊时期。

    还要创建规则,明确的说,如果你怎样,我会怎样。

    例如,如果你总是在节日里打电话,抱怨自己多么不幸,那么我以后不会这这个时候,接听你的电话。

    明确表达感受

    例如,你对我伴侣的无端的负面看法,我感觉到十分生气。

    最后:

    每一个孩子,都天生的回去保护母亲。孩子有权利拥有享受生活的自由,但是孩子都不希望以母亲的生命和痛苦为代价。

    每当父母抱怨自己不如意过的不好时,相信子女必然有内化的愧疚释放出来,在精神上备受折磨。我们潜意识里早已认定:我们怎可以比父母过的好,过的快乐呢?

    我们要清楚,流浪者种种行为,只是希望自己痛苦拯救出来,他们可能不会顾及孩子的感受。对于流浪者来说,他们无法理解任何人的痛苦,他们只知道自己痛苦不堪,他们是无法拯救的。

    忍受生理上的痛苦,会让一个人走上自杀的道路,情感的痛苦也是一样的。流浪者子女必须整放弃拯救母亲人生,放弃对母亲的愤怒,因为会毁掉你的一生。

    流浪者子女不可能拯救母亲,他必须学会独自游向岸边。

    Reviews the book:Understanding the Borderline Mother: Helping Her Children Transcend the Intense, Unpredictable, and Volatile Relationship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把自己弄很惨,然后用愧疚控制你的妈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mol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