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闲聊一下。
说起交智商税。
一.
有次我去日本,在友人的怂恿下,买了一只水素水杯,价格3000人民币左右。
从外观来看,水杯没有特别的地方。跟一般的便携水杯没有两样。
据说这个杯子能分解水素水——一种富含氢气的水。不但能美容养颜,还可以减肥治病。简直是神水。
回到北京之后,我按捺不住好奇的心理,就查阅了一些资料,过程不表,有个结论:
水素水基本是一个伪科学的事情。
花了3000买的水素杯,基本等同于交智商税了。
你说日本,一个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度,咋这么多伪科学的产品呢?
连我这样的人也被忽悠了...
二.
前几天写文章,读者Nananne在留言处分享了一个经典故事:
驾照考试科目三考前,教练说:
“交3000块,可以尽量帮你们去和考官打招呼,不过你们都知道现在管得严,不一定能疏通,但是如果没考过的话,钱全退,不吃亏。”
同行的好几个人都交了钱,劝都劝不住~
哈哈哈哈,其实,类似的智商税模式,在金融和理财领域很常见。
比如:
收费1000,给你推荐一只股票,不涨的话不要钱,涨了的话这些钱归我。
这个套路,真的很常见〜
对于荐股的人来说,反正这是一门包赚不赔的生意。
三.
现在很火的知识付费,很多人抨击这也是智商税。
我倒不这么觉得。
今年初,我自己也花了些时间,在知乎上做过两次关于基金的普及课程,目前大概总共有1万左右的人听过。
我刚翻了下,其中一节是4.5颗星,一节是5颗星。满星是5星。
知识付费,本身是花钱买想要的知识。如果这是智商税,那么我们读的高中、大学的学费,也都可以归为智商税了。
又或者,我们高价买一张画、一盒磁带,也算是智商税。
当然,如果花了钱,买了完全不合期望的课程——这是有可能的——那就是产品质量有问题了。
这种情况下,该差评就差评。
但这跟智商税不是一回事。
只能说,一个文艺、教育界的工作者,还是要努力做好产品。毕竟苍老师也是那么努力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