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无监督学习(unsupervised learning)中,训练样本的标记信息是未知的。
2.无监督学习的目标:通过对无标记训练样本的学习来揭露数据的内在性质以及规律。
3.一个经典的无监督学习任务:寻找数据的最佳表达(representation)。常见的有:
低维表达:试图将数据(位于高维空间)中的信息尽可能压缩在一个较低维空间中。
稀疏表达:将数据嵌入到大多数项为零的一个表达中。该策略通常需要进行维度扩张。
独立表达:使数据的各个特征相互独立。
4.无监督学习应用最广的是聚类(clustering) 。
5.聚类的作用:
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过程,用于寻找数据内在的分布结构。
也可以作为其他学习任务的前驱过程。如对数据先进行聚类,然后对每个簇单独训练模型。
6.聚类问题本身是病态的。即:没有某个标准来衡量聚类的效果。
可以简单的度量聚类的性质,如每个聚类的元素到该类中心点的平均距离。
但是实际上不知道这个平均距离对应于真实世界的物理意义。
可能很多不同的聚类都很好地对应了现实世界的某些属性,它们都是合理的。
如:在图片识别中包含的图片有:红色卡车、红色汽车、灰色卡车、灰色汽车。可以聚类成:红色一类、灰色一类;也可以聚类成:卡车一类、汽车一类。
原型聚类
原型聚类prototype-based clustering假设聚类结构能通过一组原型刻画。
常用的原型聚类有:
1.k均值算法k-means。
2.学习向量量化算法Learning Vector Quantization:LVQ。
3.高斯混合聚类Mixture-of-Gaussian。
密度聚类
1.密度聚类density-based clustering假设聚类结构能够通过样本分布的紧密程度确定。
2.密度聚类算法从样本的密度的角度来考察样本之间的可连接性,并基于可连接样本的不断扩张聚类簇,从而获得最终的聚类结果。
层次聚类
层次聚类hierarchical clustering 试图在不同层次上对数据集进行划分,从而形成树形的聚类结构。
k-means 算法
定义
1. 给定样本集,假设一个划分为。
定义该划分的平方误差为:
其中是簇的均值向量。
err刻画了簇类样本围绕簇均值向量的紧密程度,其值越小,则簇内样本相似度越高
k-means 算法的优化目标为:最小化 err
2.k-means 的优化目标需要考察D的所有可能的划分,这是一个NP难的问题。实际上k-means 采用贪心策略,通过迭代优化来近似求解。
首先假设一组均值向量。
然后根据假设的均值向量给出了D的一个划分。
再根据这个划分来计算真实的均值向量:
如果真实的均值向量等于假设的均值向量,则说明假设正确。根据假设均值向量给出的D一个划分确实是原问题的解。
如果真实的均值向量不等于假设的均值向量,则可以将真实的均值向量作为新的假设均值向量,继续迭代求解。
3.这里的一个关键就是:给定一组假设的均值向量,如何计算出 的一个簇划分?
k均值算法的策略是:样本离哪个簇的均值向量最近,则该样本就划归到那个簇
优点
1.计算复杂度低,为O(N*K*q) ,其中q为迭代次数。
通常 K和q要远远小于 N,此时复杂度相当于O(N) 。
2.思想简单,容易实现。
缺点
1.需要首先确定聚类的数量 K 。
2.分类结果严重依赖于分类中心的初始化。
3.通常进行多次k-means,然后选择最优的那次作为最终聚类结果。
4.结果不一定是全局最优的,只能保证局部最优。
5.对噪声敏感。因为簇的中心是取平均,因此聚类簇很远地方的噪音会导致簇的中心点偏移。
6.无法解决不规则形状的聚类。
7.无法处理离散特征,如:国籍、性别 等。
性质
1. k-means 实际上假设数据是呈现球形分布,实际任务中很少有这种情况。
2.与之相比,GMM 使用更加一般的数据表示,即高斯分布。
3.k-means 假设各个簇的先验概率相同,但是各个簇的数据量可能不均匀。
4.k-means 使用欧式距离来衡量样本与各个簇的相似度。这种距离实际上假设数据的各个维度对于相似度的作用是相同的。
5.k-means 中,各个样本点只属于与其相似度最高的那个簇,这实际上是硬分簇。
sklearn中的k-means
1.随机创建一些二维数据作为训练集,选择二维特征数据,主要是方便可视化
2.分别分为2,3,4簇的,查看聚类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