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忘忧社读书让生活美好
曾国藩:资质一般的普通人是如何做到人生开挂的?

曾国藩:资质一般的普通人是如何做到人生开挂的?

作者: 艾芝晴 | 来源:发表于2017-08-13 13:35 被阅读0次

    高中时代,对于曾国藩是没什么好印象的。老师讲了,他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地主阶级,是剿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侩子手。当时没有时间去翻阅其他书籍,卷子都刷不完,看闲书不是找抽嘛!当然这也容不得质疑,你敢在试卷上堂而皇之写出不同的答案,那更是找死,还要不要分啦?

    现在想来,教科书的结论只是用今人的角度站在整个中国历史大潮的一面来评价的。生活在那个年代的曾国藩,是突破不了时代的局限性的,更左右不了整个国家的命运。他作为一个国家干部,消灭农民暴动(太平天国),力挽狂澜,拯救国家,也是理所当然的一条正道。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一书从不同角度入手,展示了一个不同于教科书的曾国藩。

    曾国藩:资质一般的普通人是如何做到人生开挂的?

    这本书的作者是张宏杰。作者从细节入手,从他的正面:人生的五次挫折,与左宗棠的恩怨情仇,以及立志修身之路展开;另外,作者还从侧面的不同角度来丰满他的人物形象。曾国藩有贪的一面,但并不中饱私囊;曾国藩迷信,又实践天道酬勤的信念;曾国藩笨拙,但又世事洞明,精明之极。

    作者通过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让我们瞧见了一个:出生一般,智商普通,自负狂妄,不懂官场潜规则的楞头小子,蜕变成一个精明之极、处事圆滑,广交人脉,官运亨通,建立丰功伟绩的晚清一代重臣

    其实,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资质一般的普通人所走的开挂之路。

    01  求学路上,死磕到底

    作者张宏杰认为,曾国藩是个资质普通,甚至有点钝拙的人。曾国藩,在二十一岁之前参加过五次秀才考试,全部名落孙山。二十一岁那年考试,自我感觉良好,发榜那日被责“文理太浅”,成为“佾生”(半个秀才),充任孔庙中祭礼乐舞的工作人员。

    可见,曾国藩的确不怎样,拼死拼活考了六次才成为半个秀才。要知道,同时代的左宗棠十四岁就以第一名的成绩中秀才,曾国藩的学生李鸿章十七岁就成为秀才。

    换成一般的农家子弟,考了那么多次了才能成为孔庙的工作人员,也就认命了。至少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在农村种地了,能有这份文雅的闲职,那比起隔壁邻居阿狗阿旺之流也强了不少。

    可是,曾国藩认死理,回家后继续死磕诗文,不读懂上一句,不看下一句;不弄懂这本书,不看下本书。一年后,中秀才,又一年,中举人,又四年,中进士,点翰林,官运亨通。而少年成名的左宗棠,在科举路上反而止步不前了。

    曾国藩的科举之路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尽管我们一直在抱怨中国教育的种种弊端,甚至社会上也有一部分人大肆鼓吹“读书无用论”。但是,从古至今读书一直是改变人命运的道路之一。

    曾国藩的祖上三代并无一人做官,实在无法封妻荫子。因此他不能做到如世家子弟贾宝玉一般视功名利禄如粪土,唯有“头悬梁,锥刺股”般吃得苦中苦,方有成为人上人的可能。

    对我们普通人而言,高考制度是相对公平的,是我们可以靠自己努力来争取走得更好的一条道路。现在,阶级固化的说法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北京高考状元说了“现在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的大学。而状元就是我这种,家里条件好的,又厉害的人”。的确,人家说得可是大实话。家里条件好又厉害的人尚且在不断努力读书,那么普通人更要抓住这个机会,拼搏一番了。

    其实,任何时代阶级都不会完全固化,普通人上升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02  读书习作,擅于自省

    曾国藩三十岁之前,直言不讳,为人傲慢,不懂官场潜规则。他在朝堂批评同僚不够,居然还敢写文指出咸丰皇帝的三个缺点:

    1、见小不见大,小事精明,大事糊涂。
    2、“徒尚文饰”,不求实际。
    3、刚愎自用,饰非拒谏,出尔反尔,自食其果。

    这语气,批评孙子呢!

    可见,曾国藩当时情商不是一般的低。当然,他的个性很难融入当时的官场。所以,后来他在长沙创立湘军,受到全体长沙地方官员的排挤,只能“打脱牙,和血吞。”,硬着头皮迎难而上。

    而在江西他不仅又受到当地官员的排挤,还被他所效忠的咸丰皇帝解除了兵权。天大的委屈,只能往肚子里咽。

    这是一个在官场刚正不阿,直言进谏,不懂官场潜规则,情商极低的曾剃头的下场。

    其实刚工作时,我们又何尝不是呢?入职培训时,领导还说了小年轻们想法多,努力干活,哪里不满意,尽管提。可当人家在正常时间下班时候,你还要留在单位加班一会儿,就显得格格不入,招人恨了!当你真提什么意见的时候,刚才还是满面春风的领导瞬间脸拉了下来了。当然,不都是别人不对,多年后的我们也摸索出了各自的职场的相处之道,所以有人也逐渐成了当初的他们。

    那么,曾国藩后来怎么做到广结善缘,桃李芬芳,官运亨通的呢?

    作者通过翔实的史料和案例告诉我们,曾国藩靠得是读书和写作来修炼自己的情商。江西之困之后,曾国藩回家守孝的几年,读了许多老庄哲学,终于反思到:

    在官场上一再碰壁,碰的鼻青脸肿,不光是皇帝小心眼,大臣多自私,自己的个性、脾气、气质、风格上的诸多缺陷,也是重要原因。

    曾国藩一生都在博览群书,还每日写日记进行自我反省。读书和写作,不仅让他增长了见识,收获了人生的宝贵经验,同时也让他对人性的认识更加深入,对国家的命运也有了不同的理解。

    所以,后来的曾国藩则变得更加谦逊和气,对人不再直言不讳,处事灵活变通,甚至精明圆滑。他终于能在官场如鱼得水了,但并不代表他就没原则地合污同流了。作者认为曾国藩是属于这样的一类官员:

    骨子里清廉刻苦,表面上和光同尘,志向不是做清官,而是做大事。

    读书写作,对我们普通人而言,也是最好的自我投资。当我们在职场上走得不顺之时,不妨静下来读几本书,从别人的经验中获取教训,同时还要学会自省,把自己的缺点用笔记录下来,一个一个的攻克。

    一个善于吸取别人的教训,分析自己不足的人,职场之路一定会走得更久远。当然,读书写作也会让一个人看得更高,想得更深入,收获的岂止只是事业上的成功而已。

    03 心胸开阔,知人善用

    曾国藩是一个自己不会打仗的文官,能建立起一支强大的湘军,剿灭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跟他的个人魅力是分不开的。他这个人心胸比较开阔,不太会斤斤计较。当年,尽管左宗棠在别人面前说出他资质。愚笨,打仗不懂变通等侮辱之言,他都一概不回应,左氏有难时还出手相救。因为曾国藩深知左宗棠是个有用之才,当他建功立业之时还多次保举他。直到两人官位平起平坐之时,左宗棠还会暗中中伤他,而他还是不回应。

    从曾左两位的恩怨情仇可看,其实真正处于下风的是左宗棠。曾国藩一生广结善缘,知己颇多,宾客盈门,门下子弟在朝为官者云云。而左宗棠则正好相反,虽然他天资聪颖,位高权重,可知己者寥寥,门下弟子升迁不多。

    从曾国藩的官场之道中,我们也可收获几点有益的信息:

    1、经营好自己的朋友圈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无论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一定要有几个知己,可以在你失意的时候给予鼓励和安慰,喜悦的时候,分享快乐。同时务必要维系好身边优质人脉,这是你在职场立足的重要资源。当然,我们自己要首先做到真诚对人,为别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有益价值。

    2、工作上不能一人独揽,要学会适当放手,多提携下属

    工作中带一个团队,就要适当放权让团队成员去做,充分相信别人的能力并给予必要的支撑,就能增强整个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比自己亲力亲为的效果好得多。同时如果有可能就要争取给下属成长和升职加薪的机会,这样才能累积有效的工作人脉,甚至可以成为未来的合作伙伴。

    曾国藩的一生,跌宕起伏。有的人看出了官场的权术之道,有的人窥见了满清政治的危机,而我却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成长之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曾国藩:资质一般的普通人是如何做到人生开挂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mqs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