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机会去考古现场,非常激动。在春秋卫国国都城墙上,向考古专家请教。


(吃完桃核,我都走了半天,把桃核送到考古现场外好远,显得有点造作,现场是村庄田野里,到处是废弃物。但是就是有一股场,深深吸引我,注意自己言行。)
一、百度卫国小史
卫国从开山祖师康叔起头,服从周公旦《康诰》、《酒诰》和《梓材》的淳淳警告,以其父周文王“明德慎罚”的政策办理国家。卫国和鲁国都是服从周礼最好国家, 鲁国出了孔子,卫国出了吴起,商鞅,吕不韦等人才。然而固守周礼,使他们无法像晋国、秦国、齐国,楚国那样不择手段扩张。
到了战国时代,礼乐崩坏全国纷争,列国之间明争暗斗、你抢我夺。卫国却不介入战国纷争,本身的河山不竭被诸侯侵略,末了仅剩了濮阳一地。公元前346年,国国君遬把本身的封号由“卫成公”自贬为“卫成侯”。公元前320年,卫国国君嗣又把本身的封号由“侯”贬为“君”。公元前254年,魏国兼并卫国,卫国成为魏国的一个封君之地(附属国)。
二、卫国都城遗址和颛顼帝的故里(古城下面还有古城)
卫国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濮阳市五星乡高城村,经过专家研究论证认定为春秋时期神秘的卫国都城。濮阳发现的高城遗址就是匿藏于地下千年的东周时期的卫都。 淤沙掩盖遗址千年高城遗址:面积约916万平方米的古城址。被西汉时发的一场黄河大水掩埋到了地下。
从已发掘的情况可知,遗址四面城墙顶部多被4米~5米的唐宋和明代淤沙层所覆盖,城壕和城内的文化层被汉代厚约6米~8米的淤土层所叠压。整个城址平面形状为长方形,保存高度约6米~9米。城墙基础宽约70米,顶部宽约20米~30米,城墙之外有一周护城壕。
考古人员还在两条探沟内两块夯土的结合部均发现人头骨或兽骨架,这表明当时人们在修补城墙时举行过一定的祭祀仪式,反映了东周时代人特有的一种观念与风俗。
同时,濮阳是颛顼帝的故里。《汉书·地理志》曰:“濮阳本颛顼之墟,故谓之帝丘,夏后之世,昆吾氏居之”。遗址内部现在还有清代石碑记述该地为颛顼城,解放前这里还有颛顼庙,加上文献记述和传说的帝丘、卫国都城,应当就是现今所发现的高城遗址。考古专家认为,高城遗址的发现,将为研究五帝之一的颛顼帝提供重要线索。
亲爱人啊!这意味着卫国古城下面是五帝——颛顼之城。古城下面还有古城。当时我就被电到,感觉要穿越春秋战国和三皇五帝时期…
三、现场所见与感悟
想起考古,被盗墓小说电影干扰,联想“摸金校尉”充满神秘主义。
考古是一门体力活,考古专家们现场真心辛苦,顶着烈日,带着农民用小洛阳铲一点一点处理土壤。
考古是一门科学,研究历史人物、城市的科学。必须有计划和保护措施去处理考古遗址。
考古是一门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的学问。即想象古城下面还有古城,又小心一点一点在文献和现场考古求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