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快与慢

读书快与慢

作者: 纫秋文娱 | 来源:发表于2019-08-02 19:07 被阅读0次

    读书快与慢

    首先,书很多,一辈子也读不完。其次,要有挑选好书的眼光。再次,就具体说一下读书的方法。

    广泛涉猎不同领域的书籍对长远的发展无疑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虽然现在专业分工已经细到令人纠结的地步,但多看总比不看有功用。

    具体到本专业的书籍,文艺学是一个理论性比较强的专业,但理论的东西总是架构在丰厚的文学作品上的,这就表明作为一名文艺学的研究生,饱览古今中外的名著是做好理论研究的前提,但事实是我们看的名著很是有限,这就要求现在必须要大补作品。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不管经典作品是否受自己的宠爱,我们都有责任去阅读它,否则如果有的理论涉及此书时,我们作何文章呢。

    下面说一个今天考虑到的问题:精读与速读。

    对于专业内的经典书籍,导师说其实也不过十几本,那么这些书就应该精读,手中必备,随时翻阅。至于其它比较好的理论书籍,就可进行速读。当然,无论何种读法,做好读书笔记是必需的,现在只是做摘要,还没有想法要写,相信看多之后应该会有自己的想法的。

    至于文学名著,是速读还是精读,这个问题真是烦恼人。我本就是读书慢的人,快的话感觉体会不到真正的意思,浮光掠影地一看后,心里都发虚,貌似和没看一个样子。就名著来说,看得快的话,书中的一些意味可能就不能很好地揣摩出来,学习虽然要讲求效率,但它自身确实也是下慢工出细活的活动。所以,在这上面,我还是采取宁缺勿滥的态度,好好认真读完每一本名著,努力克服不时出现的读书“浮躁”心态—一本书读完一半多便开始不认真地翻阅,甚至干脆至此为止了。

    胡海老师和熊培云先生都说过看书要快,胡强调抓住每本书的思想,多看,多让书中这些不同的思想交流,冲击,最后才有可能产生自己的思想,而一旦有了自己的新思想后,看待一切事物都有了自己独特的角度,这于做事,做人,做学问都是一个长足的进步;熊先生的原话是这样的:

    “前不久,我是在微博上讲到,我说我读一本书的时间非常非常短,通常一本书可能花两个小时就可以看完,有的人就说,你看书真快,另外有的人就提出一个疑问,说你看书看的那么快,你记的住吗?其实这也是记忆之学的一个害处,原来我们看书或者教育,交给学生的就说你看一本书,从头到尾就要不断的记住它,但实际上记不是重要的,我总是在想,如果你看一本书,很快的就翻完了,或者它不好,你没有必要记住它,如果很好的你看完了自己有一个互动,你会很快的就记住它。所以这不是反复记的。”

    在这段话里,熊最具颠覆性的话就是对记忆之学的反驳,他认为对书的刻意记忆是不重要的,重要的在于你与书的互动,产生了互动,你就会很快地记住它。这里的互动完全可以理解为读者和书中的思想互动,既然是互动,那就会有交流,甚至冲击。从这一方面看,胡和熊是一致的。

    至于熊对记忆的看法,我觉得他是针对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模式而有意矫枉过正了,人如果没有记忆,或者不能记忆,后果很恐怖。这给大家的启示是看书时不要被书本固定(有)的知识所束缚住,不要做了知识的奴隶,而要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善于发挥创新。对于自己来说,现在速读的对象是除了专业经典和文学名著以外的书籍。因为,专业书籍要深究,文学作品需要一定时间的沉浸才能进入到那个世界、那个境界,才能体味书中的人生,就好像自己多活了一次一样。

    最后,读书时要科学用脑,既要有热情也要不失理性。热情是动力,理性是船帆。读书是一件耗费心力的活,只有将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完美结合才能得到大的回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快与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msr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