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风依旧云颠泠风中国传统文化
师旷——不顾溺于流欲,不拘系于左右

师旷——不顾溺于流欲,不拘系于左右

作者: 林可斫 | 来源:发表于2019-08-02 19:08 被阅读31次

作者  林可斫

他是个刻苦练琴的小伙伴

师旷,字子野,是春秋时著名乐师、道家。他生而无目,故自称盲臣、瞑臣。为晋大夫,亦称晋野,博学多才,尤精音乐,善弹琴,辨音力极强。

以“师旷之聪”闻名于后世。

关于师旷的眼睛为何盲,有一种说法是他自幼酷爱音乐,聪明过人,就是生性爱动,向卫国宫廷乐师高扬学琴时,用绣花针刺瞎了双眼,发愤苦练,终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琴艺逐渐超过了师父。

他是为人正直,坚持自我的乐师

而师旷不仅仅在琴艺上刻苦,他在艺术上,政治上也有着自己的坚持和追求。

他禀性刚烈,正道直行,他娴于辞令,却从不趋炎附势,具有不畏权势的正直品格。

一次,晋平公同群臣饮酒时喟然长叹,“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莫之违”。师旷侍坐于旁,认为这不像“君人者”所言,竟操琴向平公撞去。

没有仗义死节的气概,何以敢如此“犯君”。

平公晚年,宫室滋侈,大兴土木,愈加荒淫无道,晋国霸业日衰,以致“民闻公命,如逃寇仇”。

在晋平公淫奢哀飒之时,师旷仍敢犯颜直诛,确实需要些勇气。

《说苑》载,平公三次出门打猎,自认为有“霸王之主出”的祥兆,而师旷则认为,这是在自欺欺人。

晋平公恼怒异常,“异口置酒祁之台,使郎中马章布蒺藜于阶上”,唤师旷解履拾阶而上,师旷忍着痛,仰天长叹。

从肉中生出虫子要吃肉,水中生出蠢虫要蚀木。假如自己要与奴仆为伍,那是自找倒霉。庙堂之上,绝不是生蒺藜的地方。现在出现了这种情形,他预言:“君将死也。”

这表现了师旷守正不阿的高尚品格和对晋国前途命运的忧郁之情。

他的琴曲惊天地,泣鬼神

平公让师旷演奏琴曲清徵给他听。师旷说:"清徵不如清角好听啊。"平公问:"清角很好听么?"师旷答:"国君你的德行薄,不能够听它啊。非要听,恐怕会给你带来败运的。"平公说:"我已经老朽了。平生我最喜爱的就是音律,就让我听一回清角吧。"

师旷不得已就鼓奏了清角给平公听。刚开始演奏,有彤云从西北方向的天空中涌出。继续演奏下去,狂风刮来了,随着下起了大雨。刮坏了帐幔,刮得案上放置的盛肉器具摔碎一地。

同时,将廊上的房瓦都掀落在地上。围坐听乐的王公大臣都惊恐地逃散了,晋平公吓得匍匐在廊室。

于是,晋国大旱三年,赤地千里,晋平公也从此一病不起。师旷从此也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无人知晓他的去处。

本文为林可斫原创稿件,转载及商务合作,请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

  • 师旷——不顾溺于流欲,不拘系于左右

    作者林可斫 他是个刻苦练琴的小伙伴 师旷,字子野,是春秋时著名乐师、道家。他生而无目,故自称盲臣、瞑臣。为晋大夫,...

  • 【说苑-节选】人君之道

    已收藏至文集:国学赏析 人君之道 【选文】 广开耳目,以察万方;不 固溺于流俗,不拘系于左右 。——《说苑·君道》...

  • 对自己好点

    见 《平公问师旷》作者:刘向 原文: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

  • 终身学习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

  • 古文N则

    励学短文三则 师旷劝学 刘向 原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曰...

  • 炳烛而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

  • 为学不已,生命可以永远年轻

    花生爷爷文 文摘: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

  • 师旷论学 刘向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

  • 只要开始,永远不晚

    西汉·刘向《说苑》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

  • 记录日程,让时间可视化

    陶渊明诗云: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师旷——不顾溺于流欲,不拘系于左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usr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