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7读书笔记
《学会写作》第2章 积累素材
一、感受法积累素材
写作素材可分为两类:一类叫做直接素材,包括通过耳、鼻、口、眼等亲身感受获得的素材、采访素材和日常笔记素材;另一类叫作间接素材,包括通过读书笔记获得的素材和快速查取资料获得的素材。
最容易积累但也最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就是亲身感受获得的素材。
1.眼
观察细节
看主体、看环境、看动作
照片还原法
2.耳
环境音、对话
声音记录法
声音引发感受
音乐联想练习
3.鼻、舌
味觉感受
由味觉到内心
4.身、意
从感知到情感
念头的碎片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倾诉法,不必拘泥于形式,可以想到一点写一点,积累无数的碎片,渐渐就能拼凑出一个完整的内容。
二、采访法积累素材
1.准备模块
学会制作准备清单,心中有数,有备无患
2.采访模块
学会制作采访表格
观察细节、采访挖掘
3.整理模块
采访录音整理
笔记整理
除了还原之外,还需要进行核查:准确性核查、前后对比核查和相关资料核查。
还有一种采访身边朋友、亲人、同事、合作伙伴的聊天式采访法。
采访是直接、系统、快速获得信息的手段,在写作中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三、笔记法积累素材
“读写不分家”
笔记的作用:一是记录想法加深印象,二是记录重要的内容,以备日后查看。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1.日常笔记是直接的一手素材
抓住转瞬即逝的日常点滴小事。
随时随地法:随身携带小本子或者手机记录
2.读书笔记是写作的间接素材
去书里、去别人的思想里、去外面的世界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1)摘要法:句子、段落、方法、图表等摘录下来。“把书读薄”
(2)感触法:记录下针对书本内容的感悟,包括注释、对书本内容的理解、延伸阅读提示、发散思考等。
“三栏笔记”:内容,摘要,感悟
(3)延伸法:看完一本书后写一篇读书报告、一篇书评,甚至是就书里的某个问题深入研究后跟作者探讨。
3.笔记的整理与应用
整理
(1)要做好整体分类
(2)要养成给笔记加索引或者目录的习惯
“笔记的笔记法”:定期把所有笔记的内容再归纳一下。
应用
(1)检索:通过笔记的标记,快速找到你需要的内容
(2)线索:很多书值得反复读,很多问题值得反复思考,当再次读一本书或者再次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可以比照之前读书笔记的内容,引发“站在自己肩膀上的思考”
(3)思考工具:把外界素材真正内化成可以被自己所用的素材
四、利用网络快速积累素材
1.搜索引擎
(1)知识素材:不确定的,搜索确认
(2)意见及趋势:同一事件的不同意见和评论
2.内容大数据:对媒体里的各种内容进行定量分析,对同类的内容进行分类、汇总,给出相关的趋势分析,并提供话题热度、内容关联度、舆情、阅读人群构成等数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