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的门口新开了一家早餐店,借着开业的机会,正大力举行着酬宾活动。优惠力度挺大,对消费者还是蛮有吸引力,这两天早餐店里人气爆棚。
周末的早晨,我带着女儿一起去这家早餐店吃用餐。点了生煎包、豆浆等早点,味道还不错,顺便给爱人也带了一份,一共消费了32元。可是在结账的时候遇到了麻烦,甚至还和早餐店老板发生了些许口角上的纠纷。
早餐店的优惠细则是“消费满15元即可减免5元”,我们今天的这顿早餐应该可以减免10元。可是店老板却做出这样的解释:“每次消费只能减免5元”。可是优惠细则上并没有类似的文字说明,于是我对店老板说:“那我就就和我女儿两人分开付款。可对方还是执拗的坚持只能优惠5元,因为我们点单的时候是合在一起的。
彼此相持不下,最后我也不想再与之争执了,便微信支付了27元。但我也略显气愤的和店老板说道“这是我第一次来你们店里消费,也是最后一次。”原本是一次非常愉快的就餐,却因为坑人坑己的活动细则闹得不欢而散。
目前的实体店经济,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于是各种促销活动层出不穷。特别是文案策划,为了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度,真可谓脑洞大开。然而各种近似忽悠的促销细则,不仅仅是坑了消费者,更是坑了自己。
前段时间遇到这样一件事,某酒店举行“吃饭免单”的活动,对外宣传的文案内容是“吃饭不要钱”。对于这样的广告宣传,倒是非常诱人,店里的生意也比往常红火不少。
这不,还真有消费者抽到了“本餐免费”,一帮人甭提有多高兴了。正准备离开时,店员却拉住了他们,要求将餐费付一下。原来所谓的“吃饭免单”,是酒店方另外给你与本餐消费金额等同的抵用券,下次就餐时可以低涌。为此双方闹得不可开交,最后都选择了报警。
原本是开开心心的一件事,最后却搞成这样的结局。不仅这群消费者不会再上门,酒店的负面影响也挺大。
对于商家而言,为了吸引关注,在广告用词上可谓绞尽脑汁。不少商家简单的认为:先把消费者吸引过来,就是成功一半了。但是,全然不顾由此造成的恶劣口碑。从长远来看,诚信经营、永不欺客才是根本,正如同仁堂的经营宗旨“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