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三国
董卓如果多读几本书,天下就是他的

董卓如果多读几本书,天下就是他的

作者: 史事拾遗 | 来源:发表于2016-05-02 20:56 被阅读62次

与很多人所了解的不同,董卓其实是有很多优点的。

比如说,董卓善于结交豪杰、收揽人心。董卓出身平民,靠结交羌族豪杰起家。他掌握朝政后,立即为被宦官冤杀的忠臣如窦武、陈蕃等平凡昭雪,获得了很多人的好感。

董卓还善于把握机会。董卓在军队中的地位并不是最高的。如皇甫嵩、朱俊,是平定黄巾起义的主将。他们的官职、声望都比董卓高。但他们一心想着忠君,不愿做任何有争议的事。而董卓头脑很灵活。他看到四方不安定,就一直在观察朝廷形势,随时准备带兵进京。最终让他把握住了机会。

董卓还任人唯贤,这更是了不起的品质。他当政后,任用的都是天下名士、忠良。比如王允、蔡邕、周珌、伍琼、荀爽、陈纪、韩馥、刘岱等。即使是跟他不合的袁绍,也被他认命为渤海太守。而他自己的部下,没有一个人身居要职。

董卓手下的军队也很强。他们都来自兵荒马乱的凉州,战斗力比中原地区强很多。

可以说,董卓是具备获取天下的条件的。但为什么他最后失败呢?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董卓读书少、文化素质低。秦末,是草莽英雄时代。所以刘邦、项羽能够脱颖而出。但在汉末,时代已经变了。这个时代属于世家大族,属于读书人。

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这种局面逐渐形成。到东汉末年,已经过去了三百年。社会完全被儒生控制,儒家学者成为最有声望、最有权势的群体。以儒学传家的世家大族,世世代代垄断官位。他们被称为士族。其中的代表有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五世三公弘农杨氏。这些士族,每家都有自己精通的一门学问。比如汝南袁家,精通《易经》。

在汉末,没有士族的支持,是很难获取天下的。

这些士族是很清高的。他们只看得起有学问的人,以及品德高的人。出身寒门,又没有学问的武将,是被他们瞧不起的。

当时的人,想要进入上流社会,是一定要精通儒家经典的。如刘备,虽然出身贫寒,但还是拜大儒卢植为师。借此获得了进入上流社会的入场券。如皇甫嵩、朱俊,虽然是武将,但他们同时也是大学者,著述甚多,学生有数百人。所以他们能享有崇高的声望。

董卓出身西北边疆地区,整天跟羌族部落酋长混在一起,自然没读过多少书。董卓也不是那种品德高洁的人。士族自然也瞧不上他。

所以,虽然他极力拉拢士族,把官位完全让出来,也没有得到他们的支持。他们反而一直在反对他。

由于文化修养低,董卓的野蛮之气未销。所以做了很多残忍的事,比如滥杀无辜。这就更不得人心了。

最后,董卓就被自己很信任的王允给谋杀了。

相关文章

  • 董卓如果多读几本书,天下就是他的

    与很多人所了解的不同,董卓其实是有很多优点的。 比如说,董卓善于结交豪杰、收揽人心。董卓出身平民,靠结交羌族豪杰起...

  • 壮志难酬,建安七子的哀歌!

    01 天下归心 曹操起兵讨伐董卓时,袁绍问曹操“如果讨伐董卓不成功,你以后凭借什么发展呢? 曹操说,广纳天下的人才...

  • 百无一用是书生?

    多读几本书就知道了

  • 读书就得多读书

    读书就得读多书,只有读多书才能 1 避免对少数的几本书过度崇拜,过度诠释。天下英雄多得是,山沟沟里小村庄的无人能低...

  • 平庸也要认认真真的

    2019,真的要瘦,体重降到106 2019,去见爱豆 2019,多读几本书,如果你不快乐,就静下心读书

  • 哪些知识会让你变蠢?

    我有位朋友,劝他那正上大学的熊儿子:孩子,你在大学,一定要多读几本书,你看那个谁,那谁,俞敏洪,他读北大时,五年读...

  • 读书笔记|乌合之众(第1卷)

    译序/ 人这一生,需要认真读几本书。冯唐说:“人这一生,反复读几本书就行,不要求多。” 他的书单里大多是文学、历史...

  • 我眼中的贾诩

    他眼光深远,很有谋略。他就是贾诩。 建安三年,董卓被杀,王允掌权。因为董卓掌权时,残暴不仁,害怕他的残余势力又东山...

  • 多读几本书的感悟

    买的几本新书昨天到了,下班之后懒洋洋的坐在沙发上,每本新书都拿来翻翻简介、前言、后记等等,当我在《麦肯锡教我的思考...

  • 不如多读几本书

    上网走马观花其实是一件很浪费时间的事情。网络的泡沫很难诞生成就感,不如静下心来多读几本书。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董卓如果多读几本书,天下就是他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mul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