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南马我的目标是330,冲击目标的过程中,25公里后抽了,梦碎330。失败了并不要紧,我想分析失败的原因。为下一次实现330做好准备。我与330目标还差距17公里!
1.首先看看完赛证书的数据。
分段 用时 平均配速
5km 24:06 4’49”
10km 24:39 4’54”
15km 24:22 4’53”
20km 24:05 4’49”
25km 25:03 5’01”
30km 29:52 5’58”
35km 34:04 6’48”
40km 35:24 7’05”
END 15:10 7'55”
净时成绩 3:56:41 5’37”
25公里掉速是因为抽筋了,当时自己还没有感觉到,只是眼看着330兔子,自己却跟不上,腿抬不起,无力,心里倒是很清楚,知道自己跟不上,只是保持自己的节奏,一步一步往前跑。35公里后配速掉到七分以上,可以见得体能到了极限。
如果从最终结果来看,以5’37”平均配速跑下来,人也不至于抽筋,人也很轻松完赛。说明自己以4’50”左右的配速只能持续25公里。这是我的体能极限。也是这个配速下的耐力极限。看到一篇文章分析说,抽筋本质上是体能不足。
我想起我第一次完成十公里,艰难的跑完,也不知道当时的配速多少,心里很激动,但跑完后身体的感觉却像散架了一般。现在,六分配速十公里下来,轻松自如,有时还意犹未尽。体能在高配速下严重不足是我这次失败的最大原因。
2.跑鞋的问题。
鞋带扎的紧,导致马拉松结束左右脚背受压迫,疼的厉害。这一点我却忽视了。全马奔跑中,脚发热,变大。跑中感觉不出来,跑后巨痛袭来,走路都生疼的。
赛前要测试跑鞋的舒适度。很重要。
3.马拉松配速练习少。
按照目标配速练习,仔细想来几乎没有。日常跑步配速都在五分以上,长距离慢跑30公里配速最好的时候是5’20”。理论上全马330平均配速4’59”就能达到。但是,实际上跑中补给,爬坡,隧道,桥梁都会占去一些时间,影响配速,所以,必须全程配速4’50”才能完成330目标。
在以后的练习中增加4’50”配速20+,30+练习,让身体适应这个配速。
4.加强核心力量练习。
除了跑步,还应该去健身房进行交叉练习,增加自己的核心力量。
5.作战方式。
对自己评估过高,而忘记了如何去分配自己的体能。先快后慢是马拉松大忌。我为了冲击目标忘了这条。记住,以后要先慢后快。十公里后,甚至十五公里后达到自己的目标配速。慢是为了快。慢是为了暖身,逐步打开身体,让身体适应长距离节奏。
希望这次的失败,总结自己的教训,在以后的练习中,进一步加强练习,针对性的练习,在逐梦的过程中,保持耐心,不急不躁,稳步推进。
很庆幸自己在这次马拉松,意识清醒,没有出现其他的意外。两天时间身体基本恢复,体能比我第一次完赛要好多了。
在追逐330的路上跌倒了,但我相信有一天在追逐330的路上能重新站起来,奔向终点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