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观察到一个现象:互联网上的信息密度越来越低了。大量低质量和重复的内容充斥在各个平台上,不断稀释真正有用的信息。
在新闻平台上,存在着大量无法证实的消息和反复洗稿抄袭的解读。在问答平台上,认真思考答题的回复越来越少,吐槽、抖机灵、宣泄情绪越来越多。在社区平台上,为极小的事情吵到不可开交,一定要区分个你低我高。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这种情况不仅没有改善,反而更加严重了。
噪音越多,有效信息的密度就越低。
在这种时候,我们不得不主动搜集各类有用的信息和资料,来对抗无意识的信息噪音对我们大脑不间断的侵蚀。
信息噪音是会侵蚀我们的大脑的。
古语有云:“书犹药也,慎读之,可以医愚。”正如我们的身体是由我们吃下的食物塑造的,我们的大脑和意识是由我们摄取的信息塑造的。
生活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被各种信息包围,有用的、没用的、有害的。
面对这种情况,一定要审慎地搜集、筛选、接纳有用的信息,不断塑造我们的大脑,才能在信息噪音的“逆水”中保持“行舟”,才能让自己不被这个不断加速发展的时代甩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