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事有没有反转啊?”
消息爆出来好几天,我妈还不愿接受现实。
“说好的用心准备20周年演唱会呢?”
“唉可惜了,做人呐,学好三年,学坏三天。”
我眼睁睁看着中年少女的玻璃心碎了一地。
其实凉的又何止粉丝的心!
正如胡海泉所说,其实这件事受伤最大的,除了陈羽凡本人,还有他最亲近的父母和孩子。

伤人害己,令人痛惜。
可惜铤而走险的人,总心存侥幸。
02
我感慨,近年来吸毒的明星真像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朋友笑称:“可不是?人一旦有了钱,有了名,就容易飘。”
是吗?
那我怎么没见男神胡歌和彭于晏堕落?
贫民窟吸毒沉沦的穷人也不少吧?
朋友被我怼得哑口无言。
讲真,这事真不怪钱。
不是名利不行,是人不行。
微博上还有不少人用“离婚打击,情绪低落,误入歧途”类似字眼试图给他最大的理解和关怀。

但是,人生苦短,谁没有个情绪低落的时候呢?
谁又敢说自己从没经受过生活的打击?
失意来袭,为什么蒋劲夫选择家暴,陈羽凡选择吸毒,而暗示已离婚的贾乃亮,却能选择坚强面对?

我承认,没有人是神仙,谁都有累了,倦了的时候。
堕落,似乎是最不费力的选择。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每一次投降都只会滋生我们的无力感。
每一次向黑暗妥协,都意味着,你只能等待深渊慢慢把自己吞噬。
无论是什么挫折,都不应该成为我们自甘堕落的理由。
因为,一个人最大的悲剧在于失去选择权。
只有时刻自律,才能让自己牢牢把握对生活的选择权,才能禁得起各种诱惑,百毒不侵。
03
因为不自律导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例子我们见得还少吗?
网友吐槽《失恋33天》剧组有毒,因为“全员恶人”。

里面的演员一个个,不是陷入出轨、当小三就是吸毒丑闻。
自毁星途,不过如此。
真是细思极恐。
有人说娱乐圈的人轻易陷入这些丑闻,是因为成名过早,不懂爱惜羽毛,例如柯震东。
在我看来,其实人要堕落,和成名早晚是没有关系的。
无法自制的根本原因,是自身缺乏稳定健康的价值观和自律。
所以才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失去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被生活牵着鼻子走。
毕竟,人是自己思想的产物。
所谓的自律,就是在自己既定价值观的指引下,不受外界影响和情感支配,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一个人,若不自律,就难保不会走错路。
唐代诗人张九龄早有言:“不能自律,何以正人?”
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04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我相信大部分人三观都很正常,理想中的自己,也都是诚实勤奋又自律的模样。
而现实中每个人却都有不自律“堕落”的时候。
只是有的人犯的错小,只有自己知道,例如赖床,偷懒,拖延,沉迷游戏等。
有的人犯的错大,例如吸毒伤人,被抓去坐牢等等。
那我们到底要如何才能提高自律能力,避免染上恶习,避免丧?
有一次我陪朋友去听“如何让孩子告别网瘾”的课程。
里面提到一个观点:上瘾行为最重要的原因是内心深处的孤独感。
而对抗孤独感最好的方式是丰富精神生活,建立稳定良好的人际关系,常运动。
就这么简单。
无独有偶,之前看过一个TED演讲《幸福是什么》,也提到过类似的观点:
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是影响幸福最重要的因素。
孤独是有害的,我们应该避免让自己陷入孤独。
孤独似乎是每个人都避不开的难题,有的人选择读书运动交友,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
有的人选择抽烟酗酒吸毒自甘堕落。
这就是自律和不自律的区别。
生活不易,我们只有自律,才能通过健康的方式派遣孤独,甚至与孤独和谐相处。
然而,混乱的价值观必然导致混乱的生活。
混乱的生活也会慢慢让原有的价值观崩塌。
自律的重要性就在于此。
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例如读书,运动,交友,不过是为了稳固我们的价值观。
这就是为什么,你很难看到一个坚持读书运动积极生活的人,突然跑去吸毒。
05
那么已经堕落甚至吸毒的人,就没救了吗?
并不是。
我想分享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希望对大家有启发。
电影名字叫《街猫鲍勃》(A Street Cat Named Bob)。

主角詹姆斯从小热爱音乐,但家庭破裂的打击使他成了瘾君子,流浪汉。
在戒毒医生的帮助下,他申请到一所房子,终于有了自己的家。
一次他偶然遇到一只流浪猫,取名Bob。
在照顾流浪猫的过程中,詹姆斯体验到了陪伴和照顾别人的快乐,Bob也为街头艺人詹姆斯增添了不少人气。
生活一点一滴的改善,让詹姆斯有了戒毒的勇气,最终他终于戒毒成功。
他的这段经历被写成了一本书,还被拍成了电影,给了不少身居黑暗的人希望和信心。
06
生如逆旅。
我们度过的每一天,都是在点滴构建自己的人生。
走过错路,方知往后的每一天,都像灾后重建。
不要急,不要丧,面对坎坷的人生,遇事多思考,没事多自律,方能百毒不侵。
毕竟,自律和不自律的人,过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