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没结过婚没谈过恋爱但看过很多亲亲热热分分合合的我来说,总觉得爱情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儿,婚姻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儿。
曾经深入思考过爱情与婚姻的我得出一个很无味的结论:那些被很多人赞扬得像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东西似的爱情和婚姻只不过是人类为保证交配以及生育繁衍这种行为可持续进行的一种包装罢了。
人们把想要交配的冲动称之为爱情,把交配称之为做爱,把生育繁衍包进婚姻组成家庭。
然后经过很多人的共同努力,这几个名词终于成为了人类社会一种共识,是几乎所有的共同想象。
不过与交配不同的是:爱情和婚姻的概念是被包装上了积极的色彩。不然表白或者求婚的时候不是说“我爱你”,而是说“我想和你交配”,是不是就不那么积极了。
当那天我追本溯源地想明白了,感觉三观彻底毁掉了,像吃了一只死苍蝇一样恶心,被所有人骗了这么多年而不自知,更可怕的是,很多人都在极力维护这个不存在的东西。
当时是上初三,经历少,见识少,后来慢慢经历的多了,才渐渐明白了爱情、婚姻、家庭这些只存在于人类脑子的东西是如何在整个社会运转中发挥重要作用的。
虽然不再排斥,但是看到有人甚至是名人在非常发自肺腑的通过爱情故事来证明自己多么相信爱情的时候,只是笑笑不说话,再后来学会了面无表情地为他们鼓掌喝彩,再再后来学会了满脸笑容的为他们鼓掌喝彩,我知道他们就是他们,不论他们是真诚地相信爱情还是以爱情为借口去交配,那都与我无关。
我始终保持单身主义,甚至已经做好了单身终老的准备。
爱情没有错,交配没有错,社会的发展不看对错,只看利弊:说爱情是有利的,说交配是有弊的。
社会的运转需要依仗人类的繁衍,爱情和婚姻就是人类繁衍的工具之一。他们自然有他们的重要性,但是在我的这里却无足轻重。
直到后来看到了人口老龄化,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对整个人类社会运转带来的巨大慢性的消极影响我才意识到,计划生育、太多人单身、太多人结了婚也不生孩子、太多人很晚才生孩子是有很大问题的。
中国计划生育导致的极速老龄化,欧洲的老龄化,日本的老龄化:整个国家变成了老人,国家也就老了。维持一个社会人口的生育率是2.1,很多国家的生育率已经低于这个数了,比如中国计划生育那段时间:只生一个好。再过些年,会是啥样子呢?不论是啥样子,反正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莫名的担忧。
曾经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后来变得极度悲观,极度悲观之后变成了一个乐观主义者,一个由极度悲观转变过来的乐观主义者是不太一样的: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不好的,何不通过自己积极的努力,让这个世界变得好一点呢?
从此,在爱情与婚姻的问题上,不再抱有与我无关紧要的态度,至少在这事上,我不一定可以找到一个同样看得透彻的人,同样积极的人,至少在合适的年纪,肯定会成家生孩,繁衍生息。
2017年我22岁,还会继续单身几年,但是绝不会单身终身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