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愚仁老师写的一本书叫做巜禅不是修出来的》,上面用通俗易懂的言语记录并讲解了他修行悟道的过程和悟道后形成的佛理哲学或人生哲学,他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和实践阐述了"空性"理论,让人们首先去认识什么的空性,又通过"闭关"的方式试图让人经验空性,有些人很久也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不知所云,有些人遇见了,从开始的欣喜与兴奋又重新跌入到原来的状况⋯⋯老师有说过,遇见空性修行才刚刚开始,必须到生活中去,生活是最大最好的修行场⋯⋯就如同一个从来没有见过大海的人,平生第一次看到大海,看到了极美、极壮观的画面,站在海边只是看到海的表面,坐在海面仍然一知半解,潜入海里仍然只是一个小区域⋯⋯生活就如同海,其实说海太小些,应该是生活又如无边无垠的宇宙,而个人又如宇宙里的一个小点,时儿和宇宙是个整体,时儿又从宇宙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小小个体,个体在生活中過见的与发生的,每时每刻都在考验着我们的局限,每个人都拥有最高层次的觉知,当最高层次的觉知在时,就可以体味以万物相融的平和,但大多时刻都在受训与考验当,在有限的生命状态中,做着局限的挣扎,如: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在经历着七情六欲,体味着固有的经验与思维模式的局限与生活当中繁锁的碰撞,有的人一生沉于碰撞中,有的人能从碰撞中抽身岀来生命形态上一个台阶,每个人生命个体都是平等具足的,但前提定是通过自身的局限,而要通过局限必在生活过程当中受验并升级。想要通过自身局限这种想法,体现了人的执念与欲望,这种执念与欲望就是局限,跳出山外看山,跳岀海外看海,山是山,海是海,山又不是山,海又不是海,最终会是一个整体。任何一本书,任何一个理论体系,有着明显个性与不同,但又有者某种相通性……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