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注:如果传统文化传承和教育到位,引用和图片的知识是中国读书人应该了解的基础,可惜呀!!!
黄帝纪年4721甲辰年壬申七月戊午十九,西元2024年8月22日。
喜位:东北节气:
处暑(22:54) 太阳黄经150°
十二消息卦对应二十四节气
![](https://img.haomeiwen.com/i20021559/b90a185318f7ab21.png)
处暑节当天,外区的新生要进住宿舍,次日23日7:00开始军训。
孩子不完全理解为啥要选择这么热的季节军训,我们做父母的自然是一番大、中、小道理的解释与安慰,并预判了一些军训内容。
有了去年暑假去南京顶着炎炎烈日的几天旅游坚强经历,倒是不太担心孩子受不了,更何况一群年轻人在一起,第一次表现岂能落后和被人瞧不起,孩子的抱怨大概也算是第一次独立在外之前的心理叹息或喘息吧。
处暑三侯:鹰乃祭鸟、天地始肃、禾乃登
(秋季鸟类和动物数量繁多且逐渐肥壮,鹰捕猎后摆放在地上,就像陈列祭祀一样。天地间万物开始慢慢凋零,肃杀之气逐渐充满。古代的“秋决”:顺应天地肃杀之气行刑。黍、稷、稻、粱等农作物,开始成熟,陆续进入秋收阶段。)
一般养生:滋阴润燥,少辛辣
处,止也,处暑意味着暑气渐远,慢慢入秋,江南开始降温
一些习俗:祭祖、迎秋、出游、放河灯、开渔节、泼水......
转眼孩子快16周岁了,第一次独立在外生活,能去送她入住的家人都去了,整个寝室也是去的人最多的一个。
之前17日的高一新生家长会,学校始料未及,到场的家长数量会有那么多,400名新生,500多座位不够新生的父母以及祖辈落座,老师们紧急又找来了很多凳子,晚到的家长挤满了会场的过道和门口,整整三个小时没有家长离开、走动。
许多家长已经在会上眼圈红过几次,包括孩儿他娘,进入会场之前,她自己在孩子未来将要度过33个月的新校园里,边走边看,就已经悄悄哭过一次,孩子不懂,有的家长懂,有的也不一定全懂,每个家庭都在经历自己人生,不可能完全体味。
史料记载处暑
汉《孝经纬》“大暑后十五日,斗指坤,为立秋。秋者,揫(通“揪”)也,物于此而揫敛也。后十五日,斗指申,为处暑,言渎暑将退,伏而潜处也。”
北宋《太平御览·时序部》:“处暑之日,鹰乃祭鸟,后五日,天地始肃,后五日,禾乃登,修宫室,坯垣墙。”
元吴澄编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处暑,七月中。处,止也,暑期至此而止矣。”
家长会之前的各种准备概言之:衣食住行的必须与采购、融入宿舍集体的心理和习惯的建设、高中学习与生活的提示,以及父母讲述自己的过往相同人生阶段的体会、感受、糗事与笑话等等。
孩儿她娘再三嘱咐衣物用品装在哪里,孩子也一一答应看见了,但是到了宿舍后发现装袜子的小箱子没带,还是大咧咧的样子,被唠叨了几句,估计以后会长点记性了。
一直有点忧虑,她以后有了自己的孩子会不会不经意弄丢!希望纯属多虑!!
......
总之就是一个心情:不舍与不放心。
此处借用已故当代著名诗人汪国真的诗表扬一下天下的父母
慈母心
半是喜悦
半是悲哀
最难与人言的是慈母的情怀
盼望
果子成熟
成熟了
又怕掉下来
但是,孩子在长大,在渐行渐远,在逐渐融入社会,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了,也是人生社会化的必然。我们为人父母无法一一参与,也没有必要全程介入,属于她/他的世界总要自己去面对,我们能做的就是站脚助威,提供帮助和抚慰。
中国的人的代代大约都如此,区别在于各自家庭付出程度和拥有的能力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20021559/95482225697ee838.png)
我们到了宿舍,一个娃娃和家长已经早早铺好床铺,摆好用品离开宿舍区了。
剩下三个孩子和家长门各类上下、前后、里外、进出的各种忙碌,少不了相互搭把手提个醒。过程中,哪个孩子比较独立,哪个孩子自理能力好一些,哪个孩子行动力强一些,以及过去在自家的成长过程、成长度都能看出个一、二、三。
刚进入宿舍时,我提醒自家娃娃和新同学,未来的舍友打招呼、介绍一下自己,几个娃还是有些害羞地相互看看没有开口,估计家长在场不好意思了。家长能理解这个暂时的陌生,不会太担心她们接下来的熟悉过程。
![](https://img.haomeiwen.com/i20021559/5ecaa49302f9ab61.png)
十二消息卦对应七十二物候图
军训回来娃娃告诉我,她们402舍长的诞生是很民主、很有趣的,是完全遵循平等、自愿的原则,四个女娃经过严肃、紧张、热烈地讨论,痛快决定了寝室长的产生办法:石头剪子布,四人谁最后输了谁当舍长。值日内容与安排,是完全遵照上届学姐留下的值日表上的分工、值日方式和内容重新填上四个人的名字,每天一轮。
我估计当时的过程和气氛也是融洽、愉悦的。
听得我的心里和脸上也是哈哈哈地!
安排好宿寝,晚餐时问娃娃:今晚谁会睡不好?她指了指外婆、妈妈和我说:你、你、你都会睡不好!
也是哈,这天下最贱的职业就是大多数的父母和祖辈,他们对后代的各种好和溺爱。这在未成家生孩子之前是无法体会的,不知道读者的你如何的好和溺爱的,总之是,直到死去估计都在另一个世界记挂着孩子,而不是父母!
所以传统文化的儒家提倡孝道,不是没有缘由的,你看那苹果树,从树根、树干和叶子来的营养都是优先传给了苹果,这个现象的显现,不亚于苹果落地的引力理论发现。
![](https://img.haomeiwen.com/i20021559/c1c4889c482960fa.png)
军训完毕接到她,觉得几天时间孩子长大了至少半年,不是因为晒黑了,过往自己嘀咕的社恐其实没那么恐,去之前几次建议她带几本书或者初高衔接作业,最后还是没带,手表没带,手机是她自己主动交回家长,和室友交换了零食,比如火腿肠、巧克力等等。
只是回到家和我说第一晚家长走了,睡觉前的俩小时自己傻傻地呆愣着,至于她想什么我没问,此处留白,留足他们/她们的成长空间。
电子产品带来的混乱信息已经占据了她们的时间太多了,扰乱她们本有的宁静和纯净太久了!
此处该引用《道德经》的内容: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那视频、游戏不就是驰骋畋猎吗?我们做父母的成年人又何尝不是深陷其中呢,言传了,身教了吗?和孩子一起成长吧!
关于军训,她说:终于知道了什么是汗如雨下了。
我回应:雨师说话不算数,说好的雨没了,也许是雨师看到你们挥汗如雨,就不用下雨了。
她哑然失笑,没说过程的辛苦,也算是一种成长吧。
最后总结军训时,她说领导、老师、教官都讲了同样的内容:感谢老师!感谢教官!!感谢同学们!!!
居然重复了三遍!
我说应该来点真格的去掉一遍每人发一个水果,孩子说:400人太多了发不过来!
这三方似乎忘了,此时的青年们最不讨好重复和唠叨,即便是说怎么怎么好,怎么怎么真挚,终归也还是絮絮叨叨!
希望青春叛逆期不要碰上中年更年期,世界会因此美好!
黄钟大吕
西元2024年8月28日
完稿于上海奉贤
后记:
此为《与孩子一起成长》系列的开篇,从娃娃出生起就一直想写,终归没有动笔,今天完成了第一篇,计划24篇,每一节气写一篇,内容随机,下一篇是在白露节之后了。欢迎看此文的您留言,谈谈自己为人父母的与孩子的成长故事和经历!
很多时候,
教育,不只是我们让孩子成长,
更是孩子的反哺,至少让我们变得更加深刻!
黄钟大吕 V 84522327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