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从提问中寻找产品解决之道
京东详情只有加入购物车,而淘宝除此外更可以立即购买,这两个设定有

京东详情只有加入购物车,而淘宝除此外更可以立即购买,这两个设定有

作者: waziprince | 来源:发表于2017-07-18 00:45 被阅读113次

Q:京东详情只有加入购物车,而淘宝除此外更可以立即购买,这两个设定有什么特殊用意?

A:原问答链接在   http://www.pmcaff.com/discuss/index/843962651748416

想从两方面解释这个问题。

1)产品引导区别。准确来说是,京东和淘宝在商业模式上的差异导致的商品营销上的差异导致的产品引导的差异

商业模式上的差异,这个大家都明白,京东是B2C,自营覆盖核心品类+联营覆盖热销与长尾品类。相对于淘宝,京东有自营产品,有大量合作紧密、靠着京东B端产品经理变着法子做营销强支持的品牌卖家。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京东有很多营销活动、专题,很多全品类优惠券、商家优惠券。这背后体现的是B2C平台和联营商家的强关系。

有自营参与的B2C,更加难以把握平台的绝对客观性。心态上既当裁判又当选手,但为了让选手表现好也要提供各种有利条件;但为了不让其他选手说闲话,也会积极推进许多各选手一起参与的机会。打个比喻,京东更像是期望两个选手一起出线(自营和联营都赚钱),这心情要大过作为裁判冷眼旁观着只让表现好的选手出线(平台做好规则商家自己钻研)。

这比喻虽有些脸谱化,但微微一偏就倾斜,足够影响到两者的营销侧重点。就普通用户感受而言,在京东上拿到的券数量,表面数字的让利幅度,活动的多样性,要超过淘宝不少,并且其中跨店满减折扣的频率也高出淘宝许多。因为京东这样的B2C,更希望用户将其当作一个整体考虑,希望用户单张订单商品数是多样的、跨品类的、跨店的,强调加入购物车能够引导出用户进行多商品搭配购买的潜在机会。背后也显示出京东在控货上的强势地位。

用户在详情页加入购物车并不是写订单前的最后一步操作。京东关于购物车的体验做得非常好,即使是1号店这样购物车场景相像的,都从功能逻辑、体验流畅性上差距不少。京东的优惠券引导在购物车页面很重要,表面上是为了用户,方便获得最大实惠;实际上通过优惠吸引用户多购买几样进行“凑单”。很机智的做法。而淘宝在购物车营销上做得就很轻。不是能力不行,而是商业模式决定了购物车非主要营销场景,产品上没太多去发挥。

C2C淘宝的平台心理相对京东,就往“裁判角度看选手一侧”微微一偏。淘宝专注在为单店运营提供最好的店铺装修、商品管理、数据监控,这些都是以店/品牌为独立单位存在的。给到同等级卖家的支持完全一致,卖家间的互动大部分是隔离的(跨店一年也就发生1-2次在双十一级别的节日里,且成本很高);这背后是淘宝故意选择的“为”和“不为”。在这样的情况下,用户的购买行为更多是单一直接的,也是为什么加入立即购买按钮,能方便这一群体更快完成购物路径。同时保留下加入购物车,满足多商品购物场景。

总之,产品设计体现引导思路,京东希望用户挑挑挑买,淘宝希望用户同时可以快速挑买,都是根据自身平台的倾向与平台与卖家的关系紧密与否做出的方案,合适了场景,就赚得了钱。

2)用户需求区别。相比淘宝,京东重结合了超市形态,日用品占比很大,谁去超市是拿一个东西结一次账的?肯定是选购完了统一付钱。主推加入购物车与购物车管理没毛病。而淘宝上商品多样性决定了用户需求是更离散的,因此快速直接的购物行为和连续选择的购物行为基本需要同时覆盖到,显示更“中立平衡”的平台形象。

最后举个例子。选同样是阿里系的B2C天猫来说,在其天猫超市为迎合用户有多商品选购并同时下单的主场景下,和京东的下单入口设计保持高度一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京东详情只有加入购物车,而淘宝除此外更可以立即购买,这两个设定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nhc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