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姐说,人常常会误解了过去,高估了现在,又低估了未来。局限我们自己的,永远是自己。
局限我们的不是我们的环境吗?如果我们周围都是墙,又怎么能出去?
实体的墙难打破,思维的墙更难。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肖申克靠希望和信念完成越狱计划,把地狱凿了个洞。
同样,思维也更有力。
误解过去,是给过去赋予了不属于它的意义,例如,我没高考复读之前,认为它是自己考上理想大学学习的机会,复读之后,我在意的是它对我时间的浪费,总想着“没复读会更好”。
不要用现在的自己去判断过去的选择,什么都变了,当时的选择,在当时的条件下,用当时自己的眼光看,是对的。
与过去和解,也是给现在的自己松绑,从而有更多的精力走向未来。
有对过去的回忆,有对未来的憧憬,就有对现在的低估,因为人的眼睛不能同时看向前方和眼下。还有就是,给自己设限,不敢追求更高的目标。
不低估现在就要利用好现在,把手头的事情做到最好。
“人们在估计未来任务的完成时间时,倾向于过度乐观,低估任务完成时间的一种现象,就叫做规划谬误。”
习惯于高估未来的我们,最好会分解任务,并给任务预留时间。
在对话节目《十年二十人》上, 吴晓波问滴滴的掌门人程维“如果现在回过头来看,要讲做对的三件事情,你觉得最满意的那十年,你觉得最难忘的是哪三件事?咱们只说三件。”
程维回答:“我觉得有两件事。一个是保持危机感,第二个是不断归零。就是没有一招可以让你不断地去生存和赢得竞争。尤其是之前上一个竞争中赢下来,总结出来的你的致胜的一些路径,就是你未来最大的瓶颈,所以不断归零,这也是《创新者的窘境》要讲的这个精神。”
程维说自己是乐观的保守主义创新者。有一流智慧的人总能让两个对立的论点在大脑里共存共生。
相对于程维的忧患意识,诺基亚的首席执行官就让人同情了。
“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
原来,输,并不一定要做错什么,该做的没做,也会输。
因撤销收费站而失业的人,有错吗?没错,但若提前给自己做其它的职业规划,并行动,就会有备无患。
“我们的真正的职业保障,不是劳动合同,是自己的商业价值,”李善友老师在混沌大学讲课时说。
是去光荣地失败?还是原地踏步?
这短短的一生,我们最终都会离去。不妨大胆一些,去爱人,去登山,去追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