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别读了微小说《小偷》、《丑娘》、《借伞》。相形之下,印象深刻、记忆犹新的还是《小偷》更令人难忘。
我发现但凡小说的语言都比较平实,故事性强,能反映和揭示一些社会现象,构思巧妙,特别是结尾时都会给你意想不到的结果,同时也是作者写作的真正意图所在,很好的展现了主题。
就拿《小偷》来讲,还是惊叹于作者灵异的构思能力,这样的事在现实中我想是不存在的。一个独居的老妇人在母亲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遇小偷造访,为了排遣孤独和寂莫,宁愿装成瞎子说小偷是自己的儿子回家探望她了!在现实生活中,对于一个陌生人的冒然闯入,能泰然处之视之无物的人,象老妇人这样投入演戏的人最少己对财物、和生死看的很淡很淡了,就是最坏的状况也能欣然接受,这要多大的睿智和勇气。
文艺作品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纯,需要作者依据自身的愿望进行加工,以达到要表达主题的需要。有趣的是小偷也只是小偷不是抢盗和恶霸,最终也是平常人,在假戏真作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老人的孤独和无助,小偷没作成,又认了个"妈″,也是令自己哑然失笑。
最终文章以老人的揭秘装瞎,小偷依然遵从行规不为钱财而为情义顺走了老人儿子的电话,告诉他常回家看看。很好地表达了关爱空巢老人这一主题,可以说是神来之笔。
小说的魅力就旦通过婉转曲折的故事情节说明某个问题,使人欣然接受,而又耐人寻味,自然强过单一的说教要有血有肉丰腴的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