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只取一瓢饮 102

只取一瓢饮 102

作者: 轩窗翰墨 | 来源:发表于2024-03-16 19:01 被阅读0次

自律的四个原则

解决人生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律。人若缺少自律,就不可能解决任何麻烦和问题。在某些方面自律,只能解决某些问题,全面的自律才能解决人生所有的问题。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

通过自律,在面对问题时,我们才会变得坚定不移,并能从痛苦中获得智慧。所谓的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在此简单分享一下自律的四个原则:

第一条、延迟满足感。

延迟满足感,就是不贪图暂时的安逸,先苦后甜,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不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在充满问题和痛苦的人生中,延迟满座感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论语·子路》有云:“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有位年轻人名叫杰克,他从小就对音乐充满热爱,梦想成为一名音乐家。然而,他的家境并不富裕,父母希望他能够选择一个稳定的职业。

尽管面临着压力和困难,杰克决定放弃眼前的享乐,选择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来支持自己的音乐梦想。多年后,他终于在音乐界取得了成功,他的音乐感动了无数人,他的故事也成为了鼓舞人心的励志故事。

第二条、承担责任。

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就会像山一样横亘在我们心中,阻碍心灵的成长和心智的成熟。可是,很多人显然忽略了这个道理。我们必须面对属于自己的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基本前提。避之唯恐不及,认为“这不是我的问题”,肯定于事无补;指望别人解决自己的问题,也不是明智之举。

唯一的办法——我们应该勇敢地说:“这是我的问题,要由我来解决!”而绝大多数人只想逃避,他们宁愿这样自我安慰:“问题的出现不是我的错,而是别人的缘故,或是我无法控制的社会因素造成的,应该由别人或者社会替我解决。这绝不是我的问题。”逃避责任的心理趋向有时会发展到不可理喻的地步。

一般责任感出现问题主要有两种因素所导致。一是有神经官能症患者为自己强加责任;二是人格失调症患者则不愿承担原本属于自己的责任。一旦与外界发生矛盾时,前者是偏颇于自身,后者是偏颇于外在。

神经官能症患者,不管做什么事,他们都觉得自己能力不及他人,不够资格,因而缺少勇气和个性,总是做出错误的判断。但人格失调症患者则常常说“我不能”“我不可能”“我不得不”,似乎他们根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他们的行为完全是迫于外界压力的无奈之举。他们缺少自主判断和承担责任的能力。

第三条、忠于事实。

如果我们追求健康的生活和心智的成熟,那我们就要坚定不移地遵循忠于事实的原则。我们需要实事求是,杜绝虚假,因为虚假与事实完全对立。我们越是了解事实,处理问题就越是得心应手;对事实了解得越少,思维就越是混乱。虚假、错觉和幻想只能让我们不知所措。

我们对现实的观念就像是一张地图,凭借这张地图,我们才能了解人生的地形、地貌和沟壑,指引自己的道路。如果地图准确无误,我们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要到什么地方,怎么到达那里;如果地图信息失真,漏洞百出,我们就会迷失方向。

通向事实的道路并不平坦,我们出生时,并不是带着地图来到这个世界的。为了在人生的旅途上顺利行进,我们需要努力绘制自己的地图。我们的努力程度越高,对事实的认识越清楚,地图的准确性就越高。

抱着残缺的人生地图不放,与现实世界处处脱节,这是不少人的通病,也是造成诸多心理疾病的根源。心理学家把这种情形称之为“移情”。其定义是:把产生和适应于童年时期那些感知世界,对世界做出反应的方式,搬运到成年后的环境中,尽管这些方式已经不再使用与新的环境。

第四条、保持平衡。

自律是一项艰苦而复杂的任务,需要足够的勇气和判断力。你要以追求诚实为己任,也需要隐瞒部分事实真相。你既要承担责任,也要拒绝不该承担的责任。你既要学会推迟满足感,先苦后甜,把眼光放远;同时又要尽可能过好当前的生活,让人生的快乐多于痛苦。换而言之,自律本身需要把持得当,这就是“保持平衡”。事实上,保持平衡,就是意味着确立富有弹性的约束机制。

大脑的高级中枢——判断力,必须约束低级中枢——情绪。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要想人生顺遂,我们不但要有生气的能力,还要具备克制脾气的能力。我们要善于以不同的方式,恰当地表达生气的情绪:有时需要委婉,有时需要直接;有时需要心平气和,有时不妨火冒三丈。表达生气,还需要注意时机和场合。我们必须建立一整套的情绪系统,提高自己的“情商”。

要让心智成熟,就得在彼此冲突的需要、目标和责任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自我调整。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则就是“放弃”。生活是一个不断放弃的过程,你必须得能够学会放弃一件又一件的事情。

大多数人并没有选择放弃,他们不想经受放弃的痛苦。诚然,放弃可能带来不小的痛苦。一些小规模的放弃——放弃速度、放弃发怒、放弃演说词式的感谢信,并不会造成太大的痛苦。但放弃固有的人格、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模式,甚至整个人生理念,其痛苦是可想而知的。

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在人生旅途上不断迈进,有些时候就必须要进行较大规模的放弃。因为不经历痛苦和折磨,就无法实现灵魂的超越。总之,那些在人生过程中必须放弃的生活环境、个人欲望和处世态度。放弃这些的过程就是心智完美成长的过程。

相关文章

  • 弱水三千 只取一瓢饮

    弱水三千 只取一瓢饮

  • 2018-02-07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 2017-05-26

    弱水三千 ,我只取一瓢饮。

  • 爱情

    任凭溺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 我,,

    任凭弱水三千 我只取一瓢饮

  •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中的“弱水”指什么? 相信大家都对“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这个词语不陌生,那么,这10个...

  • 微段子: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繁华三千,只为一人饮尽悲欢! =====

  • 只取一瓢饮

    多更多再多,执着心病矣; 皆为你所有,只取一瓢饮。

  • 只取一瓢饮

    2017.12.24《把时间当作朋友》,第二遍,至P207,梳理 001学习的途径 体验、试错、观察、阅读、思考。...

  • 只取一瓢饮

    为你撒一路希望,祈一生如意,盼一世太平。在心与心的真诚里,陪你走过风雨人生。当你某一天突然回眸时,能把我看成,你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只取一瓢饮 10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nnb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