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银烛秋光冷画屏

银烛秋光冷画屏

作者: 小小佘 | 来源:发表于2021-08-27 05:13 被阅读0次

杜牧是晚唐诗人,与杜甫齐名,人称“小杜”。他有些很著名的诗,如《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有关清明的古诗有许多,高翥的《清明日对酒》,黄庭坚的《清明》,王禹偁的《清明》等等。这几首诗各有千秋。高翥的重点落在人生需及时行乐上,说活着的人即便很痛苦,很悲伤,“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但不如“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来得痛快,来得实惠。黄庭坚的《清明》是说,人死了,归宿是一样的,殊途同归,都是一个土馒头,“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便有唏嘘感慨,在生时有的人风光无限,事业有成,长久地站在聚光灯下,万人景仰,但死了却与无名小卒共伍,但其实意义大不同。人生的意义大抵如此,在生时努力奋斗,砥砺前行,哪里管得了身后事呢?王禹偁则强调人生短促,如白驹过隙,“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所以有“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抓紧时间读书吧,好去搏取功名。诗有许多,但还是觉得杜牧的诗好,技高一筹。古人把清明节安排在四月初,契合了那乍暖还寒,最难将息的时节,契合了“欲断魂”的来由与真实描述,契合了借酒消愁愁更愁的情感。

杜牧是愁的。生在晚唐,国家的强盛急转直下,已经是千疮百孔,风雨飘摇,诗人又无力力挽狂澜,拯救大厦于不倒,只剩下愁苦了。唐朝从618年到907年,接近300年,在中国历史上,算是比较久的朝代。杜牧死后,又苟延残喘五十余年,终被朱温建后梁所代替。这些愁在他写的一些诗里有呼唤苍天般的呐喊反映。如他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虽然自诩有经天纬地之才,拔山超海之力,但他一生也就在监察御史和地方刺史或者大员幕僚之间打转转,并未进入过朝庭权利中枢,核心圈子,于治理国家而言只是一打酱油的角色。他的祖父杜佑官至宰相,孙子只是地级市主官,差远了。作为宰相之孙,自然有怀才不遇,未能光耀门楣之感。而唐代自安史之乱后一蹶不振,江河日下,目睹国家如此,他是有焦灼之痛和万般无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其实也不完全是说歌女,歌女唱歌取悦他人是其本职工作,谋生手段,何罪之有?而是批评整个国家上上下下的官员麻木不仁,一味追求灯红酒绿,歌舞升平,醉生梦死吧?在这些管他国家如何,只求自己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官员中,其实也包括杜牧。他曾在扬州居住,流连忘返于扬州各种青楼,与青楼女子勾勾搭搭,缠绵缱绻,故在《遣怀》一诗里说,“落魄江湖载酒行 ,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青楼薄幸名。”在青楼里耗费光阴并非他的本意,毕竟古代文人不只是有文学大家梦,更多的是做大官,治理国家,担当大任,实现平生抱负的梦。但落魄了,万不得已,只好如此。当然也是一种借口,为自己辩护,我这样,是因为时运不济,无所事事,没办法喽!其实唐宋两朝,许多落魄文人都是这样,一脉相承。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朝是东晋灭亡之后(420年)宋、齐、梁、陈四朝的合称,均建都建康(即今天的南京)。宋、齐、梁、陈四朝合计只有一百多年,每朝几十年,为什么如此迅速快掉,兴也勃焉,亡也忽焉?其实都是当权者昏庸无能,骄奢淫逸,暴君昏君而已。每朝前期开国皇帝尚好,总结前朝灭亡的经验教训,前车之鉴,后车之师,但到了后期都是忘乎所以,任性妄为,屠戮成性,造成民不聊生,自然只有灭亡。所以杜牧很是感慨,建这么多非常高大漂亮,声色犬马似的寺庙有什么用呢?不都是隐没在烟雨中吗?

杜牧的一些诗,暗讽的味道很浓。如《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为了杨贵妃吃到新鲜的荔枝,公然动用国家的财力物力人力,任性妄为到了何种地步!这种疯狂行为岂能不导致国破人亡么?所谓“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其实只是说说而已,也没有多少后来者认真思考,引以为戒。江山是我的,我做主呗!

秋天到了,一年四季里,秋应该是比较好的季节。故杜牧说“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一首小诗,看似平常,意境很美,回味无穷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银烛秋光冷画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noui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