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散文想法
内需可能是重启经济的发动机吗?

内需可能是重启经济的发动机吗?

作者: 骑在牛背上看书 | 来源:发表于2023-02-02 06:16 被阅读0次

    光阴似箭,三年了!寸阴若岁,三年啊!

    这三年(准确说,是三年又两个月了),一场YQ改变了从宏观到微观、从国家到个人的方方面面。由于1月30日WHO在就新冠YQ发布最高级别全球预警3年之后仍然认为它继续构成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而且在事实上奥密克戎又出现新的变种,今后也不能排除会有新的D株出现的可能性,所以,其后续影响仍然是难以估量的。

    这三年,全球经济深受其害。只要看看数据,就一清二楚了,结合很多人的实际感受,就更是毋庸置疑了。

    这三年,也是“逆全球化”闹腾最厉害的三年,如果说之前主要还是民间、学界在嗡嗡叫的话,近年来已经在许多国家转化成了具体政策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形成了法律规范。有资源能源的,动辄拿这个当“武器”;有技术的,动辄拿这个当“大棒”;有市场的,也动辄拿这个当“挡箭牌”......一时间,彼此设防,门槛高筑。说起来,还是与新冠这个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相关,在这个背景下,人们走动少了,外面进来不多,你又不走出去,没有面对面接触与交流,仅仅靠视频等远程交互,解决不了多少问题。

    “逆全球化”初见端倪,影响已经极为明显。2020年,咱们的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7个百分点,约占“三驾马车”的三分之一;2021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7个百分点,不到“三驾马车”的四分之一。至于2022年的具体数据,目前还不得而知,但从初步的数据看,是不够乐观的。

    “发展是硬道理”!没有发展——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发展、可持续发展——很多问题就无解,或者解决起来左支右绌。咱们过去的三年GDP增长率分别是2.3%、8.1%和3%,有两年是低于或与3%持平,这是几十年中极为罕见的,这三年累积起来的年均GDP增长率也低于5%,同样也是过去四十多年中的低水平。

    骑过自行车的人都知道,骑车太快了,容易翻车;骑车太慢了,车也容易倒下。GDP增速也是如此。

    在“三驾马车”里面,过去我们主要依靠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动GDP,也持续依靠投资。比较而言,通过最终消费支出拉动GDP没有放在特别优先的位置,往往是在外贸受阻的情况下才会想到,比如十几年前搞的“家电下乡”,就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出现的。

    然而,这两驾马车眼下出现了障碍,其中外贸主要是受“逆全球化”的影响,投资主要是受效益影响。于是,内需问题就摆放到优先位置了。前两年我们就听到了“国际国内大循环”和“国内统一大市场”等说法,潜台词就是大力发展国内消费,通过刺激内需稳定和发展经济。

    在我看来,发展内需,既是被动选择也是主动而为。说被动,就是以老美为代表的部分国家对咱们打贸易战,影响咱们的出口;咱们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去了,和有些国家和地区相比已经没有多少比较优势了;总体上低端产品和低价策略难以为继,而有点技术含量的产品却被人家“长臂管辖”后受到很多限制,走向海外障碍重重。说主动,那就是“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是促进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决策”。

    刚刚过去的2022年的最后一个月,出台了一个文件和开了一个会议,可能很多人没有注意。其实,这个一文一会里面透露的信息已经很清楚了。

    一个会议就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这个会议是每年12月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是为接下来一年经济工作“把舵”和“定向”的。最新的这个会议是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召开的。会议公报里明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因此,把“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放在了第一条,具体说就是“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

    一个文件就是《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这个文件的规格非常高,可以说是至高无上。文件发布的时间是2022年12月24日,也就是经济工作会议后不久。

    这个《纲要》说得比较具体,主要包括:提高吃穿等基本消费品质;释放出行消费潜力;促进居住消费健康发展;更好满足中高端消费品消费需求;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增加养老育幼服务消费;提供多层次医疗健康服务;提升教育服务质量;促进群众体育消费;推动家政服务提质扩容,等等。总体看,涉及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涉及生存享受发展各个层次,涉及学习生活工作各个领域。

    国内消费或内需能够成为重启经济的发动机吗?我看还是要看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到的两点能不能做到:一是能不能提高消费能力;二是能不能稳定社会心理预期。所谓消费能力,实际上就是“兜里”厚实不厚实;所谓社会心理预期,实际上就是即期的消费欲望,也就是敢不敢把兜里的钱拿出来消费。无论投资还是消费,这两点都是联系在一起的。有能力,就敢多花钱;有信心,钱不多也敢花。信心从哪里来?第一个是腰包有点底子,第二个就是预期未来一定时期内腰包不至于瘪瘪的,第三个就是预期自己和子女在未来是不是平安顺遂。

    在整个居民消费结构中,大多数消费项目是纯粹的消费,还有部分可能兼有消费与投资两种属性,比如各种古玩字画、教育,还有住房等。比较而言,在生存、享受和发展的三个梯度上,由于还有5、6亿人收入仅仅千元出头,对于这些人现阶段而言,也就是刚刚进入小康行列,很难具有大宗消费的能力;至于中产阶层,在大宗消费品价格不断走高后,眼下持续大宗消费的能力也是有限的。

    衣食住行是基本消费,不可或缺,但在眼下对大多数人而言大头还是住。由乡村到县城、省城再到一线城市,越是往上,其占比就越高。

    最近有领导同志在各种场合讲房地产页仍然是“支柱产业”,并且给出了数据:占银行信贷40%,占地方财政收入50%,占居民资产的60%。按照国家统计部门的相关数据,房地产行业年贡献GDP超29.47万亿,占全国总量25.7%,其中房地产就业人员就达到了7122万。再看央行此前统计的“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调查”数据,显示城镇居民家庭户均总资产317.9万元,其中70%左右是房产。

    由此可见,咱们不仅是“基建狂魔”,还是一个“房地产大国”。整个财富都寄托在一个行业,而且是一个现在已经产能过剩,未来需求越来越弱的行业,是有风险的,这种风险还可能因为它深度融入国民经济和国民生活而形成系统性风险。

    在过去的20多年,房地产+小汽车+旅游+家电可以说构成了消费的主体,也拉动了相关消费领域的持续活跃,拉动了经济的发展。问题在于,与小汽车、家电价格绝对价格不断走低或相对于居民收入水平的相对价格不断走低不同的是,房地产的价格却在不断走高,如果还是把它继续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柱,是否就是典型的“路径依赖”?

    考察人类发展史,消费必然是升级的,这种升级关乎每个人,也涉及所有合法的消费领域。马车到汽车、报纸到互联网、土阶茅屋到高楼大厦、粗茶淡饭到锦衣玉食......都是消费的升级。更多替代品的涌现,才可能创造更大的消费能级。

    (暂时写到这里)

    图1

    图2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内需可能是重启经济的发动机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nov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