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很冷门的书:冷到常被打折出售,只有偶然提及“印第安人”、“先知”、“心灵”、“生命”等词语时,似乎才能被人想起。而不能理解坚持相信“理想”、“守望”、“使命感”、“融汇”等词语意义的人,看到本书,也适合早早绕道,因为,本书与现代鸡汤文绝不相同,讲述的人和内容,是关于一个民族、一个先知、一位作家孜孜不倦地探求生命与心灵在自然间意义的颇有悲剧色彩的故事,被人看到、引起人们的思考,已经算是难得的成功。
黑麋鹿是一位印第安人先知。九岁那年,他生了一场病,昏迷了整整十二天,他的意识则在半梦半醒似的状态下,见到了一系列的幻象。幻象中的六位先祖和神祗们向他展示了多种关于民族和未来的预示,并赐给他“复活之力量”和“摧毁之力量”,对应着治愈疾病和坚定战斗的意义。黑麋鹿就此被赋予了代领民族前行、重新改造世界的使命——对于他来说,这任务未免来得太早,也太沉重,甚至只是记得,却不理解幻象的涵义,所以黑麋鹿决定守口如瓶。被父母请来的其他先知被认为是“治愈”了他的人,但却发现了他就此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地方。
不过,此时更严峻的现实摆在眼前:黑麋鹿与印第安人的多位部落首领都是近亲,所以,他曾与他们多次接触,也在白人为了开采本属于印第安人领地里的黄金等物产,恩威并施、威逼利诱印第安人首领们,一边骗买土地一边背信弃义地屠杀印第安人时,与白人战斗,展示出他自己民族的本来特质——比如他们会“顺理成章”地剥掉敌人的头皮,又对白人不是出于需求便肆意屠杀野牛直到灭绝地步的行径十分不解。印第安人最终在一次次的战斗中,丧失了土地、士气、首领、大量战士和妇女儿童无辜的生命。此时的黑麋鹿在渐渐长大,在一次次的流离迁徙的过程中,他虽然倍感矛盾、迷茫,甚至恐惧,还是决定请其他先知帮助他,向大家展示自己曾看到的幻象——这意味着他决定承担起身为先知的命运和责任,愿意施展他的能力为民族的命运努力,为大家治愈疾病,甚至继续在危急时刻身先士卒地与敌人战斗,好保护部族。而展示出来的幻象,以及随后根据这些幻象描绘的图画,无不带着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带着对部族繁荣的祝愿和对世界万物祥和相处的祈愿——当然也有对悲哀的杀戮死亡的祭奠。
黑麋鹿也曾为了在更广大的世界里,为自己和背负的民族的命运找寻精神上的出路,决定跟着邀请他加入的演出团,在美洲和欧洲大陆上进行表演,好看到打败他们的人,究竟有着怎样的精神世界?但是,除了感受到一些难得的和善,他没有更多的收获,还曾因为过于思念家乡,再一次经历了三天近乎死亡的昏迷,在幻象中返回家乡。醒来后,他就真的回了家,在部族倍受欺压和煎熬时,在“鬼魂之舞”纷纷与他曾经的幻象愈加吻合时,他禁不住自己曾感受的使命感的召唤,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制作鬼魂圣衫等物品,为绝地反击的战斗做准备。但是,在伤膝溪,一场屠杀最终到来。他一个人难有回天之力,所有理想中的美好,再也无力改变眼前的一切……
本书后附的近四分之一的附录部分,主要讲到了本书的记录者,诗人和作家内哈特的创作历程:如何得知黑麋鹿其人,为之“深深地折服”(“他在全盛时期与族人一起过着平凡的生活,在那段悲壮的岁月里一起做最后的战斗,直至部族没落。除此之外,他还曾造访过存于衣食住行之外的拥有更高价值的世界,并且在一生中也长期热忱地献身于追求这些他眼中的更高价值”。P235),如何与之相见,与之沟通交流,直至用自己的意志和笔,近乎完美地转述了黑麋鹿的现实历程和精神世界。还有后人搜集的相关资料和研究成果——内哈特自己的经历、人生信仰和创作思想,无疑是催生这部非凡作品的最好助推,也是他完善自己精神世界的重要“食粮”。他和黑麋鹿都曾有过的“病中幻象”,对印第安文化里,人的心灵与自然关系的同样认同,是促使二者高度融合、碰撞出新的火花的“粘合剂”。使命感促使他们打破常规,跨越时空、种族、语言等种种隔阂的障碍,让这本书始终因为他们的人格魅力有一种令人难以放手、遗忘的感觉——依旧是因为他们都经历过的、读者也深深为之动容的“感召”的力量、守望的信念和融汇的祈愿。
愿每一个对世界依旧抱有热情的人,都能在适当的时机,遇见这本书,完成一次心灵的朝圣——许久之前,曾经有人和自己走在同一条路上的境遇,会成为最好的安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