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随感录丨2018③

随感录丨2018③

作者: 甄玺 | 来源:发表于2021-05-04 08:42 被阅读0次

4、时评丨学会妥协与面对

关于近几天的热门“拉黑父母”一事,看来孩子和父母原本就是一对冤家。白了秋霜,红了柿子。父母不惜把半辈子无私奉献,却需要孩子为人父母后才明白,甚至还未必明白?时代身份不同,角度阅历不同,自然对同一问题得出的结论也不会相同,没有对错,还是那句老话,家本身就不是讲理的地方。“拉黑父母”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必须学会去面对。自古国人处世,最高哲学是中庸,通俗讲就是妥协。

家庭只是走向社会的初始,前提是你尚处于爱的包容之中。参加工作到了单位,因为有了利害就必然会有冲突,只有暂时妥协,和平相处。往往真正的工作,花三分力气都够了,但最让你心累的是内耗,处理上下左右的关系要比你份内那点活儿重的多。走向社会,不仅有同学战友的纯真,还有地位悬殊与荣辱,以及必要的应酬,这个时候你会觉得,交际其实比学校外语过级难应付的多,而且还无法回避。

本人其实很另类,也是人到中年的一点教训。正是因为没有学会妥协,甚至更多的时候是回避,当然年轻气盛时也和领导摔过杯子,换过多次岗位几乎与直接上级都干过仗,最终结果是看别人升迁,自己落难,不仅关乎功利,更得生存,需尽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责任。

父母可以拉黑,因为他们可以包容,单位就未必,社会包容度或许更低,因此必须学会妥协与面对。“拉黑父母”可能有无奈,但确是在不理智情绪下的回避,血缘无法割舍,责任需要担当,如何折中处理还真得考量个人智慧,只有先学会处理好家庭,才可昂首阔步跨入社会。大道理都懂,劝人也容易,践行起来却难,毕竟禀性难移,但需磨砺才可前行。

至于说“中国父母都有病”,确有同感,很多时候是好心做了坏事。有一个熟悉的例证,同样是家属院的孩子,有的孩子自己上学,有的家长接送,自己上学的早早学会了骑车,家里没老年人专门接送的孩子很早学会了自理,但明知这个理,还是天天接送,而且不计成本,所以中国家长都是这样的无私,又都是这样在好心办坏事,孩子不理解,父母所谓的爱成了孩子心中的结,这就是所谓的中国式家长。

可话说回来了,感情上说“家长都有病”,感情色彩上咋这么不好接受!早年从农村出来,和城里人一起工作,一起生活,而今他们曾经的优越早已不在,有的甚至仍在吃着、住着、用着、拿着父母的,所以有时候奔波得累了,少不了对乡里的父辈有些埋怨,但更多的是想让他们在有生之年有些享用,力所能及的给他们曾经的付出有所弥补。或许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芳华,我们怎么可能拉黑,反而更担心的是子欲孝而亲不待。

昨晚酒了,早早的醒来,啰嗦了上面一段,还觉着意犹未尽,又半躺在被窝里扣手机,见家人们还没醒,只好来个回笼觉,接着再睡一会儿。(2018-2-1)

5、随感丨又一种乡愁

昨天房客打电话说,老屋的水管冻裂了,赶忙去修。等我赶到,第一个打招呼的还是门岗大嫂,走进院内把车还是停在老姨家门口,下车迎面而来的还是老乡哥,正在洗衣放下手里的活儿过来搭话的还是先前的老邻居,取钥匙去找的还是小卖部的大姐,最后老乡哥因为水电出身,中午我走了,给他一交代,他找了师傅谈好价格,等下午我去时,他满头大汗从几十米远的交换站提来热水,正往冻裂的水管上浇……

几年前搬到新区,住过15年的老院子,租出后一年也来不了一次,间或的回来,仍像是回到老家般的暖心,仔细回味,突然有种乡愁的感觉。对一个离乡27年的游子来说,或许住了15年的院子和老屋就是我走过路过的、和家乡一样的又一村落,暖心,难忘,或许正是有这样一种情怀在里面,所以老屋一直留着,没有舍得买。(2018-2-1)

6、随感丨知夫莫如妻

刚才,工作在外并不常与我在微信交流的爱人发来一篇《熬》的励志短文。几年来熬过的心酸,其实并不想让她分担,但她有句话常挂嘴边,“谁让咱是一家儿,不然我才懒得管。”

《熬》文说,人生总有一些不如意的事,关键在于熬。熬,不是逆来顺受的活着;熬,不是对命运的妥协;熬,是能量积蓄;熬,是生命升华。

不知能不能熬出个人样儿,只想尽快走过今冬去,至少让惦念着你的人早点不再为你分担。不妨摘两句语录放这儿:

1、按时看日出是生命健康与性请积极的一个标志。(福楼拜);

2、一个人无论他现在多大年纪,他真正的人生之旅是从设定目标的那一天开始。(作家刘燕敏)。

(2018-2-3)

相关文章

  • 随感录丨2018⑧

    11、意林丨每日感言 01. 就做人来说,人都有阳光与阴郁的两面性,你必须尽力把阴郁的一面压下去,保持阳光;就处事...

  • 随感录丨2018⑤

    8、遇见丨瞬间的恋人(2018-3-21) 有种想念不叫爱,有种感觉却有情。比喜欢多一点,比爱情少一点。在不经意中...

  • 随感录丨2018④

    7、随感丨染发与光头(2018-3-18) 二月二龙抬头,多地有理发的习俗。可我最近一直在为是否继续染发和理光头纠...

  • 随感录丨2018②

    3、登堂入阁 01.简书,我来了! “天雨虽大,不润无根之苗;佛海无边,不度无缘之人。”早上起来,突然际遇“简书”...

  • 随感录丨2018⑦

    10、生的平凡,但要活的无畏 ——我的家电故事 早起的时间逛了一下“知乎”,在“有哪些家电见证你的新开始”问题下,...

  • 随感录丨2018①

    1、新年寄语:我们的芳华 今天是2018元旦,有外地同学过来办事,四个不同地域的同学得以偶遇,于是又回到了师专老校...

  • 随感录丨2018⑥

    9、杂谈丨笑点 昨天晚上,和同乡小聚。席间夹叙夹议的从小说到大。大致有三个笑点。 01、.小解 且说商南小县,穷乡...

  • 随感录丨2018③

    4、时评丨学会妥协与面对 关于近几天的热门“拉黑父母”一事,看来孩子和父母原本就是一对冤家。白了秋霜,红了柿子。父...

  • 随感录丨1998

    1、新年寄语:既要生存又要生活 春节在匆忙中过去,新的一年就要开始。改行以来的就业危机,归根到底是生存的危机。好的...

  • 随感录丨2001

    1、杂谈 01、贵在有恒 个人很喜欢写日记,但总是缺乏坚持。心血来潮的时候拿起,很快就又搁置。直到目前从没完整地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感录丨2018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ntek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