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俊武的生产二队,基本都是成分不好的金家人,因此一开始根本不敢“犯错”。可田家湾这里的人,自从分过地后,干活热情着实让人目瞪口呆,一个个恨不得晚上都不睡觉,连田埂都要精心捯饬一番!之前在基地上,这群人有时间限制都恨不得提前离开,现在居然在主动加班!
有了十几个小组后,孙少安也忽然放松了,每个小组都有组长,甚至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队长,而且干活比孙少安还要积极。妻子秀莲也愈发结实,甘愿穿着补丁衣服到处忙碌。
可妻子有个念想让孙少安不胜其烦,她想要独立出来,不仅要分户,还想要一处属于自己的窑洞。作为一个妻子,为了小家庭着想,无可厚非,但孙少安的责任心提醒他,无论如何不可能放弃这个家庭。
某日去更加繁华热闹的石圪节公社赶集时,刘根民忽然找到了孙少安。这位老同学边带路边抱怨,自从底下开始自己搞生产,徐治功那些人直接摆烂了。但下面整出来的问题不减反增,他跟几个有责任心的忙的那叫一个昏天黑地。
刘根民给孙少安介绍了一桩大好事,县高中要扩建教室。刘根民表兄是管总务的,他们在村边采购了砖,需要有人把转拉到工地。刘根民家里估计成分都不错,哪里愿意受罪,于是他就想到了孙少安。
孙少安听了这活后第一反应就问价钱,刘根民说一块砖一分,如果用架子车一次起码能运四百块砖,一天十来回这是要发财啊!
然而还有个棘手的问题,人是不可能拉着几百块砖来回转的,需要一头牲口。一口好的骡子,起码要一千块,孙少安根本拿不出钱。但刘根民说,他有门路可以帮孙少安贷款七百元,剩下三百,不行的话他可以借给孙少安。这朋友真的没的说,够处。在那个刚刚腾飞的年代,政府贷款和开放性政策,确实帮助了无数中小企业和个人实现财富飞速增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