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昏沉沉的,在雷电交加的夜晚,将贾平凹这本《暂坐》读完了。合上书本的时候,恰巧外面的天空中一道明亮的闪电闪过,紧接着是一声响彻天地的炸雷,让人感觉是上天劈中了什么东西,甚是吓了一大跳。我都怀疑是夏自花、冯迎的魂魄力透纸背来到了这里。
望着窗边的这本书,是悲哀,又说不上;是默然,但又有点想说些什么;是一吐为快,但是又想将嘴闭的严严实实的。这般这样,一夜睡梦中依然缠绕在这《暂坐》茶庄里,缠绕在西京十美玉勾勒出的最简单、平实不过的日常画面里,更是缠绕在生活与死亡、自由和羁绊的事情中。甚至在梦里,我都怀疑我不就是那书中的高文来,亦或者就是了暂坐茶庄旁边高楼上的一位可以看到一切的住户,静静地看着楼下的暂坐茶庄人来人往,然后循着她们的脚步,来到徐栖的家里,来到陆以可得家里、来到应丽后的家里,甚至看着伊娃在睡觉,看着辛起在城中村里彻夜难眠,听到羿老先生与女子的床上嬉闹声,听到海若在茶庄二楼诵经礼佛,甚至盯着小唐被纪委审问,司一楠和徐栖床上的缠绵。
而恰巧,家里楼下就是有两层的门面店铺,只不过没有了茶香,没有这西京十美玉,只有一天不停地打麻将的声音。
贾平凹在本书的后记中说:在他七十岁前,《暂坐》可能是他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整整写了两年,这比以往任何一部书写的都慢,以往的书稿多是写两稿,它写了四遍。
《暂坐》里虽然没有他,但是他就在茶庄之上,如燕不离人又不在人中,巢筑房梁,万象在下。
这贾老先生在自己的房屋中看到了茶庄,而我作为读者在纸背之上看到了茶庄。都是看,似乎也就有了异曲同工之妙了。
而,对于这样一篇读后感,我似乎也像极了老先生。以往会一蹴而就,一个小时的功夫,也就可以完成2000多字读后感的书写,写的是酣畅淋漓、身上身外,那叫一个透亮。可是,对于本书,我却是极其慢的了,一早晨40几分钟的时间,从大脑里,我只掏出了大概500余字,每一个字都是如此的慎重,生怕自己冒犯了其中的哪一位女子,亵渎了美女的美和晶莹剔透。
生老病死,月缺月圆。我没有数过,暂坐的十美玉是在这二十一万字的《暂坐》里面经过了多少日夜。不过,我读的出,夜是美女在月光照耀下翻着光芒最好的点缀和滋润,夜也是每件事情的前站,死去也好、分居也罢,叫床也好,嬉闹也罢,痛哭也好,大笑也罢,总之在夜和昼的一黑一白,交替中,是雾霾与阳光,是黑暗下的交易与友情的花开,是官与商,是痴女与渣男,是蜜蜂与燕子。
夜已经深了,海若看着黑乎乎的太平间,想着两个小时后,夏自花就先要去那里吗?通往地狱的就是眼前这条三四百米长的小道吗?她看到太平间附近的那棵大杨树上竟一片片开着白花。大杨树怎么开花呢?
我想,这是大杨树开给夏自花的吧!
海若看着空中,那立柱已经扑沓下去了,火星和纸屑还在纷纷飘零,纸灰由红变白,转而变黑,似乎感到鬼魂真在其中。(未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