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有爱读书会」第四期

「有爱读书会」第四期

作者: 周娟設計師 | 来源:发表于2017-10-15 21:02 被阅读140次
冒着台风来参加读书会的小伙伴

       2017年10月15日,我们又相约在梦享咖啡馆啦!上次是8月27号,也是台风天,这一次又是台风。但是对于喜爱的事情,即使是台风天也阻挡不了我们。这次我们一起共读的书籍是《瓦尔登湖》,由于国外文学,出现了特别多的版本。我为此还买了两个版本的书籍 ,发现不同的出版社翻译水平也不一样。对于译文文学作品,推荐人民出版社。当时,陈影发了一个链接在群里,我才发现原来挑书也是一个学问。[买书不挑出版社的都是山炮: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4MjE3OTIzOA==&mid=2651126074&idx=1&sn=1b8a38ef59caac44ce6ddd7ac6b77904&chksm=f06dbaf3c71a33e53baf9c10265536a5dd44340ddab3ab50edb6c5ed71f6220e99b9ce83c70a&mpshare=1&scene=1&srcid=1009DblFAImKpxBwCthh3Z3g#rd]

《瓦尔登湖》不同版本大合照 图片版权叶珊

叶珊:

瓦尔登湖是一种意象,它是梭罗的内心净土,不论外在如何纷纷扰扰,都无法侵染这片净土。

整本书看下来,我觉得《瓦尔登湖》在试图传递三种关系:人与自己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而其中人与自己的关系是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一部分。

梭罗在书中阐述了个人自我认知的重要性。而自我认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那些我们喜欢的、看到觉得兴奋的人事物,背后便隐藏着属于我们的礼物。一旦挖掘出来,会加深我们对自身的了解,对世界的了解。

梭罗说:一个圆可以画出多少条半径,便有多少种生活之道。所以,我们只需要遵循自己的节奏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这就是每个人最简单、最好的道路。

ps:叶珊从小喜欢看书,喜欢看推理、心灵书籍, 比如《阿纳丝塔夏》类似的书籍。


Eveling:

Eveling是产品经理,与《瓦尔登湖》是在大学时结缘。对《瓦尔登湖》三个形容词表达感受:深夜读物、教人做人、耐人寻味。提取的三个关键词是:自由、孤独、天赋。

第一部分:内容的自由

听过有读友调侃说过,床头边若需要一本书,首选就是《瓦尔登湖》,原因很简单,书可随页翻看,随书中描述思路可发散,待至困意来袭,然后睡着。(看到此想起首次翻看时的自己..呵呵~)

确实,这是一本内容很自由的书籍,可随意翻阅接着读下去,而且,内容很大篇幅中有着对眼前景色、动物、以及生活细节的描述,像是梭罗的随笔日记,又像是观后集。“据说大海一天是蓝的,另一天是绿的,而天气却并未发生什么可察觉的变化,当雪盖在大地上的时候,我曾见到此地的河流,水和冰几乎都碧绿如草”。读下去,累了,把书合上,想着安静的瓦尔登湖。除了偶尔飞过的几只野鸭,湖面上什么都没有,碧绿的湖水在阳光下流淌,不曾为任何人而停下脚步。自由之心在书中遨游。

第二部分: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

而这,也只是表面的‘自由’罢了。更让我收益的,是它所传递出来真正的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

亨利大卫梭罗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镇,在183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他曾在私立学校教书当老师,又研究制造过铅笔,他精通木工,擅长算术,也拥有很多手艺技能,包括修小船、撘篱笆、种植、嫁接、勘测等等。在现在的话来说,他就是个拥有高学历高智商的“斜杠青年”啊。他可以通过自己的才能打开财富之门,也可靠能力在任何行业发展获得赏识。

而他,却选择了自己想要过的生活。他说:“我宁愿独自走我的路,或者可以的话,和宇宙的建设者结伴同行,也不愿混在盛装打扮的人群中招摇过市;我不愿生活在这躁动不安的、神经兮兮的、热闹喧嚣的、鸡零狗碎的19世纪,我宁可站着或者坐着思考,任由它悄然流逝。”

他不受诱惑,没有欲望,对浮华的琐事没有兴趣,他选择用最简单的方式和这个世界相处——自给自足。在1845年,在瓦尔登湖修建了一间小木屋,开始了独自两年的隐居生活,边劳动边研究。而两年后,他离开林子和来到林子时的理由是相同的,就是“我认为还有好几种生活等着我去体验。”

如此之逍遥,敢问:你我都敢吗?

当今社会,压力之大责任之重,“世界之大我想出去看看”反倒被更多人所嘲笑是一种逃避生活的借口。“我想、我要、我希望...”总会被各种外界杂乱的声音所屏蔽,最后在岁月时光中渐渐被遗忘,留下的是年老时轮椅上的声声叹息。

威廉 哈宾顿在《卡斯塔拉》中提及过:

“把你的视线转向内心

你会发现心中一千个未发现的地区

到这些地方去旅行

使自己为家中宇宙学的专家”

我们的内心地图不是空白,而每个人都是一个王国的君主,有拥有开拓未来疆域的权利。请为生活保留点属于自己的选择权力。


第三部分:独立的自由生活节奏

为什么我们要这样急不可耐地达到成功?

为什么要这样不顾一切地去冒险进取?

原来在一百多年前,梭罗已经提出过这样的问题,而他的答案,于我而言,可谓当头一棒。

他说:“如果一个人跟不上他的同伴,也许是因为他听到不同的鼓声。就让他踏着他所听到的音乐拍子走,不管节奏如何,或是有多远”

显然,这“不同的鼓声”,其实来源于内心,这是属于内心的声音。人人应该守本分,听从内心声音,努力保持自己的本色。

有多少孩子,在“别人家孩子怎样怎样”的责备和比较中长大;又有多少年轻人在薪酬、地位、金钱方面比较中无奈奋进...功利总让人变得急不可耐,赶路前行却乱了原自的步伐节奏,总在空虚的现实中撞破头,一直努力在头顶盖一个蓝玻璃,似乎建成之后就可以凝望高高的真正太空,好像蓝玻璃不存在一样。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佛陀的故事:三度提水

佛陀旅行经过一个森林,那一天非常热,刚好在中午,他觉得口渴,所以他告诉他的弟子阿南达:“你回去,我们刚才跨过一条小溪,你回去帮我拿一些水来。”

阿南达回去,但是那条小溪非常小,有些车子经过,溪水被弄得很污浊,本来沉淀的泥土都跑上来了,现在那个水不能喝了,阿南达想:“我必须回去。”

他回去告诉佛陀说:“那个水已经变得很脏而不能喝了,请你允许我继续走,我知道有一条河就在离这里几里的地方,我将从那里提水来。”

佛陀说:“不,你回到同一条小溪那里。”佛陀说了,阿南达就必须遵从,但是他的内心并没有完全遵从,因为他知道那些水不能拿来。

时间不必要地被浪费,而他在感到口渴。但是当佛陀说了,他就必须去,然后他再度回来说:“你为什么要坚持?”

佛陀说:“你再去。”既然佛陀这么说,阿南达还是必须遵从。

他第三度来到那条溪流,那些水就像它原来那么清澈,泥沙已经流走了,枯叶也消失了,那些水再度变得很纯净。

这时阿南达笑了,他提了水跳着舞回来,拜在佛陀的脚下说:你教导的方法是奇迹般的,你给我上了伟大的一课:

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只需要耐心,按照自己的步伐节奏。

这是佛陀的基本教导: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每一样东西都是转瞬即逝的,所以为什么要那么烦恼?

回到同一条河流去,现在每一样东西都变了,没有一样东西保持一样,只要有耐心,一再一再地去。

只要几个片刻,那些叶子将会流走,那些泥沙将会再度沉淀,那些水就会再度变得纯净。

当他第二次回去的时候,阿南达曾问佛陀:“你坚持叫我去,但我是不是能做些什么来使那些水变得纯净?”

佛陀说:请你什么事都不要做,否则你将会使它变得更不纯净。

不要进入那条溪流,只要在外面,在岸边等待,如果你进入溪流,你将会把水弄得更乱,溪流自己会流动,你要让他流。

宇宙经常顺从和我们的构想相适应,不管我们走的快还是慢,都该有自己独立的节奏,而总是有条路为我们而铺设。让我们像大自然那样从容不迫地度过每一天。

黎明即起,吃顿早餐,平心静气,毫无心烦地过好每一天。

这是《瓦尔登湖》教会我的,生活的模样原来可以这般自由,顺应内心而获的自由。

ps:Eveling上过洋葱阅读法,分享了她阅读的心得:首先读之前问问自己带有什么目的去读这本书;如果没有目的,对于文学哲学书,就需要有总结有输出;总之读了书,就要有输出。

陈烁羽在分享

陈烁羽:

1.《瓦尔登湖》是在09年在学而优书店买的,中英文的书籍。《瓦尔登湖》是一本心灵方面书籍。

2.机会总是在不经意的身边降临

3.作者不喜欢穿着很华丽,觉得世人对外表的在乎,比对良知更在意。

4.对于启程,面对现实的时候,有时候跟着外在走。而梭罗是100年以前的人,他看得很明白,很清晰。我们可以通过书本,与作者对话。对于我们困惑的事情,在书里找到答案,同时去验证。

5.觉得《瓦尔登湖》是本深夜读物,一定要在非常静的时候,才能读下去。

6.每个人都身怀天赋,但如果用回不会爬树的能力来评判一条鱼,它终其一生以为自己愚蠢。

7.推荐书籍《佛陀传》

8.解释禅修与正念的区别

图片版权青木设计

玥潼:

1.高中历史课,老师有推荐《瓦尔登湖》。

2.去读书馆借阅,选择了通俗易懂的版本。

3.因为这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才能读进去的书,所以一般是晚上泡脚时静静的看。(ps:这方法不错,心灵与身体同时享受,值得借鉴~~)

4.《瓦尔登湖》是一本哲学书,与《阿纳丝塔夏》类似。是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关系。

5.提权关键字:孤单。人其实都喜欢独处,多一点时间跟自己相处,听听内心的声音在跟我们说些什么。

6.喜欢《瓦尔登湖》最后一章,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

7.有觉知的生活,就知道每天应该怎么样过。“你怎样过一天,就怎样过一生”。

《今天也要用心过生活》

中意:

1.瓦尔登湖没有去过,千岛湖我倒是刚刚去回来,感觉千岛湖自然农法生态村有点像梭罗那样回归大自然中去,放下对现代社会对物欲的追逐,道法自然。在那里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给自足丰衣足食,减少对工业化产品的需求,而尽最大程度减少对大自然的伤害。功名利禄房子车子地位等等其实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最大枷锁,而往往割舍不下对物欲的抓取,忘记了内心最深处最需要的是什么。希望大家能好好和自己独处对话,看看自己真正的需要吧。

2.拥有房子、车子,反而把你绑住了。而在千岛湖的人,他们想去哪里,都可以随时就走。把这一切都给别人,因为是学习《道德经》,修炼“无为”。对于物质方面,看得特别的淡。关键字:生态村、无为、自给自足。

3.推荐纪录片《全新的世界》《欧洲生态村》

4.推荐书籍《今天也要用心过生活》

5.推荐电影《梅村》,一行禅师《与正念同行》

6.在千岛湖时,没有洗发水、洗衣粉、洗洁精,一切都是用酵素。

从摩洛哥旅行回来,换发光彩

Linda:

1.梭罗物质简单,精神很充裕。

2.他与哥哥同时爱一个人,而那女孩子一个都没有选择。他哥哥后来,因为受伤去世了。而梭罗选择来到了森林里隐居。

3.真诚面对生活,过好生活每一天。

4.《瓦尔登湖》记录了梭罗一年的生活,反应了内心的思考。同时,Linda反思自己,玩的事情很多,这样容易导致时间和精力分散,而且做的事情不够深入。这一年,也会有意识的断舍离。

5.保持生活节奏,一直往前冲也会很累,偶尔也要停下来休息。比如更新公众号,不是靠公众号吃饭,所以有时候更新的很频繁,偶尔不更新也没事。毕竟,这只是兴趣爱好,不是工作。组织读书会,也是兴趣爱好。如果本末倒置,也是件不好的事情。

站桩

6.推荐养生的方法:站桩。

知乎找的资料:

1.矫正身姿效果一级棒,从未见过如此神力。治愈了我的驼背,肩胛骨突出;正在改善探颈、骨盆前倾。我终于会扭胯了ಥ_ಥ人生啊!

2.放松身体筋膜,改善肌肉粘连,背上的肉越来越软,不会常常背痛、腰痛。

3.嗯!有强肾功效。夜尿不频多,精足不思淫,不太歪歪了~(这也和我阅读佛学经典有关,可静心)

4.力从足底起,明显感觉腿脚有劲了,从前走路打绊子,现在稳健多。

5.妹子们的福音,再也不手冷脚冷了,月经正常了。

6.自从本科世纪大毁灭以来的痘痘脸终于好了。长痘虚火旺,站桩把火下引。(当然,痘痘好还因为我基本把作息调为晚十早六。过了一点还不睡的,不是晚睡是早起,不是所有树都四季长青,也不是所有人都是汪曾祺,悠着点,早点睡吧。)

7.如此一来,精神状态也改善了些。


8.现在的人多多少少有些焦虑,减少一些物欲的东西。跟自己对比,人比人气死人。而且每个人的机遇也不一样。

周娟:

     读《瓦尔登湖》的同时也在读《共同创造》《我们是谁》,阿纳丝塔夏这套书籍。(此处得感谢青木,把阿纳丝塔夏这套书籍借给我。)所以对梭罗在森林里过着生活挺有感觉的。因为《共同创造》里面希望我们能够建造自己的“家乡”。住的房子,周围有很多的树木,例如雪松、橡树,而不是冷冰的砖瓦构建的房子。

      这本书,最喜欢的是“最高法则”这个章节。它也是整本书的核心。其中里面的句子“有一种本能向往着更高层次的生活,也就是精神生活,多数人都有这种倾向;但是另外有一种本能却向往着原始的和野蛮的生活,我对这两种本能都尊重”。我对这段话的理解是,精神与物质得平衡。很多时候,一味的追求物质,会越来越感觉不到快乐和幸福,容易迷失自己。比如,15年的时候,我特别想要一款单反相机,买了之后就那一周感觉到快乐。到后来,那种快乐慢慢消失了。之后,又想追求更大的物欲,这其实也是在追求一种幸福快乐。阿纳丝塔夏里面,其实也有说,这种幸福快乐在大自然很容易获得的。但是如果,我们一味的追求精神,就比如有些心灵导师,明明都养活不了自己了,却还借钱去上各种课程,这也是一种极端。所以说,物质与精神平衡,才会更加容易幸福快乐。

    “对动物食物的反感不是从经历中得出来的,而是一种本能。不管是谁,只要真诚地把它的更高级的、诗意的感官保持在最佳的状态,那他就尤其倾向于不吃动物食物,不吃过多的食物。”无论是这本书,还是阿纳丝塔夏系列的书籍,都在强调不要吃肉,吃一些蔬菜瓜果其实足以让身体很健康。我本来是一个肉食动物,但是因为这些精神的食量的出现,让我对于饮食习惯也有了新的调整。有意识的去吃一些,对身体健康的肉以外的食物。而且,我发现自己做饭,不熬夜,脸上的痘痘都开始消失。但是,当在外面吃饭、熬夜、焦虑时,脸上各个部分都开始长痘。

       “人们生活的必须品:食物、住处、衣服和燃料”。人的基本需求需要的东西很少,可是由于我们生活在这个大千世界,在追求着很多大家都在追逐的东西。“房子、车子、钱、事业地位、孩子、奢侈品,似乎只有这些才能够证明我们的成功。”我们生活中,充满了太多的攀比,所以导致我们活的越来越不快乐。“燃料”也就是食物,比如看到朋友圈,发着诱人的美食照片,内心也有一种冲动想去吃大餐。可是,每次吃完又会后悔,因为最近在进行减肥计划,这样胡吃海喝的不但没有减肥,反而又增加重量。

       “与同时代人中最有教养的人来往,从而得到更加有价值的教育。则根本不需要交学费。”我的困惑是,这个时代都是强强联手,当你没有达到那个层级时,别人看不到你,更加不会和你接近。这时中意说,你这个是给自己思维限制。就像她上本田健老师的课程,就说,有钱人需要的不是钱,而是其他需要的技能。听完醍醐灌顶,确实啊,我又开始陷入到自己的思维牢笼里了。

有爱分享会成员大合照

总结:

       这次的读书会,整体氛围挺有爱的。每个人规定5分钟发言,实际上超过了时间也没关系。但是都是围绕着本书展开自己观点去发表,所以非常的效率。大家把书中的观点聊完之后,还展开聊各自的近况一些收获。比如:中意去千岛湖禅修的感想,Linda去摩洛哥的有趣经历。新加入了3个小伙伴,又有了新的碰撞。非常感恩,每次的聚会,对于我来说每次见面,就像跟老朋友相聚。我喜欢这种精神上的碰撞,期待下一期你们的到来。

相关文章

  • 「有爱读书会」第四期

    2017年10月15日,我们又相约在梦享咖啡馆啦!上次是8月27号,也是台风天,这一次又是台风。但是对于喜爱...

  • 心知语第4期读书会结营稿

    2021年1月22日20:00-20:30,在心知语读书会微信群进行了第四期读书会结营。 第四期读书会的共读书目为...

  • 心知语第四期读书会总结报告

    第四期读书会于2020年12月11日开营,2021年1月22日结营,历时43天。 第四期读书会第一次采用线上共读+...

  • 青年党员读书会

    市图书馆举办第四期青年党员读书会 3月6日上午,市图书馆在31楼读者交流中心举报第四期青年党员读书会,市图书馆广大...

  • 【白雪能量读书会第四期成长记录】不记录不生活,白雪能量读书会第四

    第三期白雪能量读书会结束,我就继续报名了第四期能量读书会。就我而言,我觉得我在第四期的收获远比第三期要来得多得多。...

  • 682于茜家庭读书会第四期

    于茜家庭读书会第四期 读书会主题:消防安全在心间 参与人员:于茜 丁悦馨 妈妈 读书会流程: 1.自己创作消防安全...

  • 有爱读书会

    今天突然冒出来一个idea,我要做线下公益读书会。有书共读,有书共享;一同成长,携手向前。书本武装...

  • 《业力管理》空中读书会第四讲

    第四期 文字部分 “善用业力法则创造富足人生”。欢迎大家来到《业力管理》空中读书会。今天是第四期。我是姚林莉姚老...

  • 来一场睡衣趴读书会

    主题:洋葱阅读第四期100天航海读书会之B14群线上读书会 时间:2018年10月13日21:10-23:50 参...

  • 读书会  第四期

    读书会 第四期 今天的读书会刘老师先给我们分享了这周热点事件,遇上大事件,先不要去评价而是去核实,再用逻辑分析。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爱读书会」第四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nvc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