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梁宁·产品思维30讲》-课前

《梁宁·产品思维30讲》-课前

作者: 蓝剑狼 | 来源:发表于2018-09-23 22:57 被阅读16次

产品能力就是训练一个人:判断信息,抓住要点,整合有限资源,把自己的价值打包成一个产品向世界交付,并且获得回报。

从一个普通人到一个产品人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人学习建立认知框架的过程。
先建立信息秩序,再建立自己内心的秩序。在一片纷杂里,你会知道自己该放弃那些点,抓住那个点,慢慢建立掌控。

课程一共五大模块

学习完成之后可以拥有三样东西

第一是一双眼睛,是发现痛点、找到破局点的敏锐之眼;
第二是一双手,是动手优化,着手改变的行动之手
第三是一颗心,是洞察人性的同理心,懂的自己与用户,懂得产品上每个细节给人的满足感、确认感和依赖感。

学习的目标

1.了解产品核心概念词
2.掌握产品核心工作方法
3.理解产品思维,受益终身

第一部分是:“微观视角”,包含一个模块
模块1 · 同理心,引入心理学的概念,剖析人性;
第二部分是“中观视角”,也就是日常产品工作视角,分为三大模块:
模块2 · 机会判断,一套底层思维,三个具体方法,发现机会
模块3 · 系统能力,四个步骤,打造个人,公司核心能力
模块4 · 用户体验,五大具体方法,优化你的表达界面和产品体验
第三部分是“宏观视角”包含一个模块
模块5 · 创新模式,五个创新模式,洞察顶级公司的创新战略

用产品思维看待自己。
把自己当做产品来设计、打磨、优化、迭代,交付给这个世界。
产品思维就是于世界互动的思维,了解自己、了解思维、了解关系;
塑造自己、融入市场、构建关系。

如何观察和判断一个人

在开始长期关系之前,如何有框架地区观察一个人,进行是否适配的判断,是更关键的。

人和产品的五个层次

第一层——感知层
一个产品,你拿到它,它设计的美不美,质感怎么样。一个人,你看到他的第一眼,这个人的身材、相貌、举止,说话的口音,穿衣服怎么搭配,这个是最外层的感知层。

第二层——角色框架层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角色里,并且被角色驯化。在职场上或者大多数的日常接触,其实都是角色对接,我们自己也会被角色所控制,基于角色的设定做交流沟通。

第三层 ——资源结构层
它可能包括了一个人的财富资源、人脉资源、精神资源。
资源结构会推动每个人,去往不同的地方。

第四层——能力圈
能做什么事,具体可以提供什么样的确定性

第五层——对自己存在感的定义
自己对自己为什么而存在,到底是怎么感知的。什么状态下,个人的存在感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什么让自己不爽或者烦躁了?

如果一个人的存在感满足了,其实他的能力圈就不会再扩充了。就好像说好多女人结了婚就不化妆了,男人满足了就不奋斗了是一样的。


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完美适配另一个人的成熟产品,你需要看到的是一个人能够持续让自己变化的内在动力。
然后在漫长的不确定的未来里,明确两个人是不是能够一起拥抱不确定,拥抱变化,在变化中变得成熟,彼此适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梁宁·产品思维30讲》-课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nvf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