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没有想过自己最珍视的是什么?最可贵的品质,最美的那一面。借着20年开头年的最后三个月,想一下底层的自己,看到了什么样的自己,感受到了哪个自己。
我依然看到了对现状不满,像仓鼠一样日复一日重复虚度的自己,对已逝去的时光是难启齿,对自己是不满和厌弃。从来没有好好感知过自己,跟自己对话;我还看到了戾气十足的自己,不经意间的眼神和话语,透露出对周围的不屑,以及不经意间的对话就暴露出了对抗情绪。以上感受到日渐混乱的方向,心态日渐消沉,对于未来的自己,不敢想,不敢梦,仅日复一日的慌乱。
对于世事变幻的慌乱,对于未来的担忧,暂且安慰自己,未来一切的变化,只是世界想要你变个方式来对待余下的人生,此刻未来再差的境遇,也就心平气和了。对于不能活在当下,日渐清闲的自己,鼓励自己,这是世界想让你慢下来,发现另外一个自己,只是你自己行动了么?此时对于慢下来的清闲日子,纠结也就少了;对于自己身上的戾气,随时出来的不屑的小眼神,问问自己:清高什么,不都是打工者一枚么?做好配合,事情圆满算大家的。有了以上的攻心计,接下来能慢慢看自己了。
要怎样看见自己,又要怎样信赖自己,我给自己定了几条计策。
永保好奇,探索未知。这个要求我时刻关注产品的最前沿的信息,感知时代洪流的潮头方向,把一切上班的合理时间,用在永无止境的事业探索上。以上决定了,工作时间的空余,仅用在有方向的知识积累及前沿获得上。
立足当下,感知时间。这个就是感知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把自己每天的时间和精力做出来,可以绘制一个曲线,感知自己在偏差线上的时间,区分胡思乱想、专注目标的时间比例。也把工作和生活时间区分开来,让生活不枯燥,永远能看到生活中那个人的存在。
基于以上的两点思考,把自己时间进行了固定,接下来对时间进行复盘和分析。
固定下作息时间,保障1个小时的锻炼时间,半个小时读书自我相处时间,半个小时冥想,安排和感恩的时间。所以晚上安排了锻炼1小时,可以骑车回家或者骑车上班,时间刚好1小时,运动量也能达到,半个小时读书时间,安排在22:00,读书半个小时,接下来就是睡觉。冥想和自我感知一定要在早上,做到早上6:30起床,慢慢冥想,慢慢化妆,感知慢的同时,感知美好。
其余要坐到感知时间,所以对于每天时间和精力分配,都发在朋友圈,跟家人一起分享自己的状态。
自此才明白,所有烦恼解决,先从培养起充沛的精力开始。既然已经开始,从身到心一起,双管齐下,去感知未来不一样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