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盛世前夜》学习笔记-16

读书||《盛世前夜》学习笔记-16

作者: 行者言午 | 来源:发表于2023-11-01 22:07 被阅读0次

读书||《盛世前夜》学习笔记-16

景龙政变失败,李崇俊兵败被杀。

(点评: 这是一次规模和影响都很小的宫廷内部政变,主要原因在于皇太子李崇俊的政治力量过于弱小,而且政变的准备不足,政治领导人员的政治经验过于薄弱,留下了血的教训)

各方面的影响如下。

唐中宗‖  遭遇亲生儿子发动政变后,唐中宗的不安全感更加强烈,对弟弟相王李旦,和妹妹太平公主的猜疑防范更上一层楼。

武氏家族‖  武三思,武重训被杀,武士宗族失去领头羊,原先依附武三思的势力开始寻找新的依靠对象。

韦皇后,安乐公主‖  大难不死,气焰更加嚣张,手伸得更长,可谓更加疯狂。

上官婉儿‖  在心有余悸的震动中,悄然转换政治立场。

相王‖  在哥哥唐中宗忌惮目光的威逼下,相王李旦更加小心翼翼。李旦的几个儿子,在父亲的小心庇护下,迅速茁壮成长起来,而其中最为喜人的,莫过于三郎李隆基。

第三部,唐隆政变

景龙政变的主要任务,是完成神龙政变没有完成的历史任务,一是清洗朝堂上的武氏势力,二是结束女性政治,重建李唐皇族对朝政的主导权。但不幸的是,由于政变组织者的能力问题,这两个任务都没有彻底完成。

景龙政变虽然直接杀死了武三思,武重训父子,让武氏宗族失去领头羊,但原先依附武三思的势力还在,几乎没有伤筋动骨,这股势力在政变后迅速向韦皇后靠拢,成为韦皇后的支持力量,形成韦武外戚势力合流的态势。

(点评:在这里比较奇怪的是,武氏家族的这股力量没有用来加强皇权,反而用来加强了后权,这也是当时唐中宗放任自流,自己一定意义上主动退出政治舞台的结果吧,对其父皇唐高宗真是有样学样,又远远不及,真是摞挑子不想干了)

唐中宗为了继续打压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也有意继续放任韦皇后,安乐公主干预朝政,导致朝堂上的女性政治因素更加强盛。

唐中宗驾崩后,韦氏势力几乎形成一手遮天的政治架势。武则天改唐为周,将李唐子孙几乎杀光的历史似乎要再来一次,李唐皇族被迫挺身而出,为保全生命安全和皇族荣耀而战。 试看今日之城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个人学习感悟:

当时李唐皇族的最后反扑,也是实在没有办法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真是悲惨的政治宿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盛世前夜》学习笔记-1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nzq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