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9205285/8f32176afee68f3b.jpg)
吉祥五月龙舟悦,端午安康粽叶香。
这幅刚想好的对子,“端”字独立看,不合楹联要求。“端午”是一个名词,这样应该不违规吧!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及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民间传说端午节尚有纪念伍子胥、孝女曹娥、介子推、廉吏陈临、越王勾践的说法,但最广为流传是纪念屈原,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楚国人不舍贤臣屈原,为避免屈原肉身被江鱼分食,人们自发荡舟江河以驱散鱼群,或投米团入江中,以求得屈原肉身的保全。后来这个风俗流传下来,逐渐发展成为赛龙舟和吃粽子的端午习俗。
看节日由来,“端午”亦称“端五”,“端”在古汉语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传统节日素来与传统文化相辅相成。历代诗词中描述了端午景象及缅怀古人的诗词主要有苏轼《浣溪沙·端午》、陆游《乙卯重五诗》、刘禹锡《竞渡曲》等。
端午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2008年,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屈原何许人也。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屈原被评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国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投汨罗江自杀。
屈原满怀愤懑,从郢都到鄂渚,入洞庭,溯沅水,至溆浦,回度湘水,进入汨罗江下游。屈原流放到这里后,居住在汨罗江北岸的玉笥山。罗人与楚同姓,屈原触景生情,更加怀念楚国。他把满腔的哀愁、忧国忧民的情志,与沅湘民间文化营养倾注笔端,在这里写下了《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作品。这些诗篇想象丰富,感情真挚,志高义远,独放异彩,奠定了屈原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名人地位。
一九六一年秋 ,毛泽东主席写了一首七绝《屈原》: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主席能为屈原赋诗一首,说明屈原在中国文学史的地位 ,“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桃”应该是对屈原的爱国情怀的悲壮之举的褒奖和惋惜吧!
端午节已经掠过不少年头了,龙舟赛基本都没有完整、认真的去观看过一次。不是不想看,而是每到这一天的沿江两岸都是人山人海、烈日当空、龙舟赛道长、若能看到起点就看不到终点,这一天有人称“晒宝节”(这个“宝”可不是宝宝的意思,是有一点傻的意思)。起点的看点不多,终点才是最有看点的地方。终点不仅能看到胜负,还有扣人心弦的“抢鸭子”争斗战。
所以,目睹龙舟赛的全过程只有观看本地电视台录制、剪辑的视频。
来一首七绝《家国情怀》:
吉祥仲夏龙舟跃,端午安康粽叶香。
安邦报效精图治,万马争先赤子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