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埋儿奉母”式的文化多少年都在我们身边,被拿来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直到今天我我们已经悄然长大,慢慢发现这有问题。
先说说这个所谓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吧!不得不提到的是郭巨,他的家境贫穷,为了赡养母亲据诶的那个亲自埋掉才3岁的儿子。最终他的行为感动了上天,在野外挖坑的时候挖到了上天赐予的一桶黄金。埋儿奉母的故事
原本家里很富有,但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郭巨靠给人打长工为生,后家境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的母亲非常疼爱孙子,自己总舍不得吃饭,却把仅有的食物留给孙子吃。郭巨因此深感不安,为了赡养老母,他说服了妻子,决定将不懂事的幼儿埋掉。当他们抱着幼儿在荒郊野外掘地时,却意外地挖出一个罐子,里面全是黄金,罐内还有帛纸一张,上面写着“这罐黄金是上天赐给郭巨的,官府不得夺走,别人不得拿取。”从此,郭巨不仅过上了好日子,而且“孝顺”的美名传遍天下,成为后世所列“二十四孝”之一。
在《孝子传》中说郭巨把钱全给了弟弟,但自己却很穷,以至于连温饱都解决不了了。可是他难道就没有提前想到供养母亲需要钱?他为什么不把钱要回一些或是让弟弟来抚养母亲呢?他没有承担自己的错误去想办法为家庭带来食物,而是不负责任的决定埋掉儿子以侍养母亲。
所以我个人认为这是根本不值得提倡的愚孝。当然,我们说“那些”,就当然还有别的,那转换到现实社会中常见的,就比如关于许许多多的父母对于孩子的关心有时候是“过剩了”。因为孩子作为一个既将步入社会的人,在小的时候是很容易学习父母的,但父母往往不是这样想的,比如有些父母喜欢打麻将,大晚上把声音弄的噼里啪啦响,为了自己的享受,却牺牲孩子 希望孩子能好好学习,孩子被影响到了或者孩子跟他们的提了这件事时,他们却觉得自己“供你养你,你还不好好学习。”就这样一颗颗不经世事的心培养成了自己的另一个翻版。
可是如果孩子跟你说的时候,你停下来了又会怎么样呢,这就不得而知了。他们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把喜欢美术的孩子推到医学,或者老师,把喜欢医学的孩子推到了美术,他们理所当然的做着这件事情,因为他们是在“为孩子好”呢!于是他们把自己排除在这之外,却要求自己的孩子去做到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还在自己身上戴了个称职的帽子,比如郭巨因为自己无能把孩子埋了,却成为文化商标,引导那些许许多多的人们正继续这样做。可是那是文化糟粕,而不是文化精髓,这些是需要摒弃的,我们已不能再用那样的文化“教育”下一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