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慢读
慢读《国史大纲》引论(一)

慢读《国史大纲》引论(一)

作者: 绿窗幽梦 | 来源:发表于2017-04-10 20:34 被阅读254次

            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在按照时代叙述历史之前,有一篇引论。字数不多,十四部分,其思路、其角度、其高屋建瓴,其遣词用句之挥洒大气,绝对是精彩不容错过。

            开卷有如下之语言: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上列诸条件者比较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否则其所改进,等于一个被征服国或次殖民地之改进,对其自身国家不发生关系。换言之,此种改进,无异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缩与消灭,并非其文化自身之转变与发皇。)

           开卷便要读者明白,了解本国已往历史是作为国民的基本要求。了解学习本国历史,必须带着温情与敬意。这一份温情,是出自于自己与历史的血脉相连;一份敬意,是出自于对历史绵延沉淀的不易。知其所以然,心怀敬畏,才能为本国国家与文化的继续绵延奉献出一份力量。清末民国,我们自己国度落后与悲惨,实实在在地让许多人丧失了自信,也不免倒果为因,把责任推到本国历史和文化上去,几乎全盘否定。几十年过去后,“中国自秦汉以来皆是封建社会”“自秦汉以来,便思想停滞”等等观念,都是那个时期留下来的余波,仍然回荡在不少人的心中。实际上,审慎地思考,这些观念,实际上是对历史史实的臆测与歪曲,是用西方的思想来“削足适履”。在接下来的引论里,钱穆先生审慎而缜密地一一驳斥这些观念,为我们梳理出中国历史发展演变的基本逻辑及其生命力所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慢读《国史大纲》引论(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ode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