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小哥喊着去喝茶,我给同事上传资料耽误了一会儿,下楼,俩娃正在闹腾:有二半夜弹钢琴的,有吹萨克斯的,还有在哪儿骑动感单车的……
提醒了他们注意一下不要扰民,然后和小哥面对面喝了几杯茶,感觉眼皮都抬不起来。
跟小哥说自己左眼皮跳得难受,人家说是我电脑看多了,我说都没怎么看电脑,手机都顾不上看。
宝子接了一句:我妈是看我看多了!
可不嘛,一天真是净盯着这臭小子了,不仅费眼还费神呢!
先是网课刚开始的时候,为了保证上课效率,以防网络卡顿,我是手机和电脑都给他备齐,尽管手机上除了学习和运动用的软件其他都已经卸载,但是小家伙依然能在上课的时候不专心听讲,而是拿着手机找乐子。
无奈之下,我把手机收回。
结果,某节课去他房间里查岗的时候,小家伙竟然花式玩儿橡皮……于是,做作业的时候,就开始了“做完了—提交—打回—订正——再——再打回”的循环模式。
没办法,跟老师沟通后,就决定每次作业家长检查完签字后再提交。
姥爷辅导了几次,看着老爸那么幸苦,而且我也出不了门工作,于是,监督宝子上课和检查作业的重担就落回到我身上了。
看着宝子上课迷迷糊糊,下课满血复活的状态,我真是特别无语,白眼儿都翻出白内障来了,人家还是我行我素。
于是,“不许、不行、必须”等等简单粗暴”的沟通模式终于上线了,虽然短期效果看着不错,但我内心忐忑得不行。
跟姐妹儿吐槽宝子的“缺乏主动性”,姐妹儿安慰我:“谁家还没个不自觉的儿子呀!我家儿子也是这样,盯盯就认真就进步,一放松,作业就一塌糊涂,太费妈了!”
但是,内心一直有个声音在告诉我: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同时,还有一个声音在强调:静待花开不是干等,是要付出关注和汗水的!
我从不质疑自己对孩子的爱,但也常常陷入困惑:“到底孩子需要什么样的爱?或者,究竟什么样的爱最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今天翻到一本书,是人际关系大师约翰.戈特曼博士的《培养高情商的孩子》,戈老师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绪沟通方式决定了孩子情商的养成。
而且,还给父母们大致分了四种类型,分别是忽视型、压抑型、放任型和情绪管理训练型。
对照了一下,吓了自己一跳,因为我感觉自己就占了俩类型,一个是忽视型:只问成绩,不问情绪;另一个是压抑型:这也不许,那也不许。
而我家小哥呢,妥妥的放任型:无原则地接受和认同。
好嘛,容易教育处出问题孩子的家庭类型,统共就三个,我们占全乎了!
不是自己吓自己,这样下去肯定不行。
问题即成长,看来,我们家又要借此机会迈上新台阶了!
网友评论